陳博志:全球化之下的區域化贏家(圖)

在區域性的環境中,有些產品因不易貿易的特質,或是因各地環境、語言、文化、偏好的差異,也能成為贏家。例如臺灣豐富的地方美食。Getty Images


全球化的競爭常出現贏者通吃的情況,大家都選全球最好或最便宜的產品,看得大獎的電影、聽最紅的歌、買最暢銷的書,也相信國際大師的意見。於是不只這些「全球之最」能得到極高的所得,很多人也覺得未能搶到全球頂尖的那些人可能無法再有高所得。有人甚至以為中間所得階層就要消失。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有能力但未搶到世界第一的人仍有很多發展空間。

韓國透過電影、電視,努力向全球推銷其文化產品。Getty Images

區域性產品仍有贏家

全球化讓許多產品變成全球競爭,而只有少數人或少數廠商能在其中勝出,並得到大部分市場和利益。但有很多產品因為運輸成本及特殊文化偏好等等因素,並不是全球都能同時加入競爭,而會區分成很多個關聯性較低甚至幾乎互不相關的市場。這些小一點而非全球性的中、小市場中,分別就可有一些非全球性而只是區域性的贏家,他們雖不像全球的贏家那麼富有,但也絕非低所得者。這類非全球性市場很多,因此,未能在全球市場成為贏家的人,仍有很多機會成為另一類的贏家。

這類區域性市場有些是因產品不易貿易的特質,而自然形成不同地方有不同市場且各有自己贏家的現象。例如以目前的技術,外國再好的鮮奶都難直接賣到臺灣來,因此我們就有自己的品牌和贏家。不過隨著運輸技術的進步,以及技術授權及連鎖經營的發展,這種純因貿易困難而存在的地區市場也因全球化而漸減少。

區域性市場更重要的成因是各地環境、語言、文化、偏好的差異。例如唱英語歌的歌手若能在全球競爭中勝出,自然是大贏家;但唱各地專用語言之歌曲的歌手,仍能在各地市場成為小贏家。麥當勞即使遍佈全球,我們的擔仔麵和黑白切以及各國特色食品,仍然有它們自己的市場。這種特色市場也不見得都是固有的市場,有能力和創意的人可以根據他所瞭解的當地環境和文化等等因素,創造出符合當地的特殊產品,而自成一個不同的區域市場,並讓自己成為其中的贏家。

本土產業產業也可以外銷

這兩類區域性市場由於較少外來的競爭,因此市場規模既使不大,其中的贏家仍可能有甚大的利益。特別是建立在各地語言文化等特色之上的區域性市場,外地人即使想用國際投資等方式加入競爭都不容易。因此本地企業家面對的競爭更少。不過,若大家只在傳統已存在的少數本地特有產業中相互競爭,利潤及相關人員的所得仍會因彼此間的競爭而降低。但依本地文化特色而新創產業不僅是開拓出新的市場,其特色外國廠商也更難辦到,因此更可能是得到高報酬或高所得的重要方向。這些建立在本地文化特色之上的新產業若是融合了新的技術或外國的文化,也可能成為可以拓展國外市場的產業,這也是政府過去幾年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原因。

我國的KTV、婚紗攝影、乃至泡沫紅茶和珍珠奶茶,都是先建立在本國特色,然後又能擴張到國外的例子。不過我們應該還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譬如說嚼檳榔是我國的壞習慣,但這種壞習慣也可能會有創造出無害的人造檳榔或檳榔口香糖之類新產品的機會。只可惜我們的廠商和研究機構並不去注重這類機會。我們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更常因過度獎勵在國外的著作,而使研究人員只顧跟著外國的流行去做研究,結果不只在國際上因為是跟在人家後面跑而不易成為贏家,同時在國內也因為不注意本國特色而不具解決本國問題的能力,也失去許多藉本國特色發展出新領域和新技術,並在其中成為贏家的機會。

臺灣忽略小規模差異化市場的機會

在地理上的區域特色市場之外,另外還有更多產業可利用特色而在全球市場中分出一塊局部性的市場,以隔開全面性的競爭。把這些特色差異當成地理差異來看,它們和區域性市場的性質是相同的。例如個人計算機市場是個全球性的大市場,其中的贏家都是極大的企業。然而工業用計算機需要不同特性,而其市場也較小,因此我國就有規模不是極大的企業在其中發展經營,而成為這個「區域性」市場中的贏家。

我國大量的中小企業過去曾在產品差異化上得到甚好的成果。然而近二十年來這種差異化的本事似未能再擴大發揚。原因之一是我們太習慣由別人大量代工中獲利,因而較忽略小規模差異化市場的機會。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們因為得到中國大陸這個低成本加工基地的機會,因此只顧利用這種機會來降低成本,而忽略了創造新技術和新市場的重要性。這也是十多年前波特(Michael Proter)教授對我國廠商太重視去中國投資之現象所提出的警告。

全球化有利小廠商發展特殊產品

所幸我國是思想較自由靈活,文化知識也多元化,廠商亦有極多國際經驗的社會,因此我們其實頗有能力在全球市場中找出一些可以形成特色市場的空間。以往由於運輸和貿易的因難,以及我國貿易和營銷管道多被日本商社或外國大企業所掌控,因此這類特色產品不是不易營銷,就是會受到剝削,特色帶來的利益並不一定很大。現在全球化的結果,許多相當特殊或產量不大的產品,一樣可透過網路等方式營銷世界。小規模的廠商也可在全球各地找到支持生產的其它廠商或零組件,而幾乎像大企業一樣有效率地把產品生產出來。

因此,全球化使我國人民和廠商有更多機會在全球市場中發展局部性的特色市場。找出別人沒想到的特色產品和市場就是「藍海策略」;「世界是平的」可使中小企業一樣能運用全球資源和市場。所以,小量的特色產品也就像「長尾理論」所說的那樣,可以聚全球各地很小的市場,而成為規模夠大而有利用價值的全球「區域性」市場。不管是個人或廠商,都有機會在這類區域性市場中成為贏家,而不是非要在全球性的市場成為贏家不可。我國若積極發展上述各類區域化市場,全球化使所得分配惡化的威脅也可以降低。

轉自《看》雜誌第011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陳博志(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