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不知道的歷史 蔣中正收復香港的努力
香港回歸是1997年,但此前半個世紀,蔣中正險借二戰勝利,收復香港。
二戰中,中國簽署華盛頓26國反侵略共同宣言,名列"盟國四強",蔣中正上將出任中國戰區盟軍總司令。既為盟國,又是四強,不平等條約就應該廢止,這就是蔣中正和外交部長宋子文的基本態度。
蔣中正呼籲,希望美國人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參加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重慶談判。美國同意,英國也表示奉陪。1942年,英國在東南亞大潰敗,"戰後有條件歸還香港"的悲觀論調頗為盛行,連殖民地大臣都認為,可以討論香港的主權問題,承認在地理上香港屬於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過,"有條件歸還香港"僅僅是英國某些政要的未來設想,從未形成過政府決議,何況這個問題有兩隻攔路大虎,一隻是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一隻是外交大臣艾登(Anthony Eden)。所以,新約英方草案同意廢止領事裁判權和辛醜條約,同意把廣州租界和天津租界還給中國,但隻字不提"新界"。談判開始之前,英國議會政務次官明確聲明,香港是英國領土。當中國提出修訂案,要廢除《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邱吉爾和艾登堅決反對,決不放棄"新界"。邱吉爾說,必須在戰爭勝利後討論"新界"前途,但只能討論租期。
外交大臣艾登
這兩隻大老虎的頑固的殖民主義態度,把蔣中正和宋子文逼到了絕路。蔣宋認為,新約既然預定取消在華租界,"新界"理應劃進談判範圍。蔣中正乾脆地說,新約如果不包括收回"新界",拒絕在協議上簽字!但英方毫不示弱,談判陷於僵局。
為了打破僵局,中國駐英大使顧維均勸蔣中正再考慮考慮,不必把收回"新界"寫進新約。他說,新約總的來說是英國的友好表示,只不過該送來的禮物應該一次送,可英國人非得分成兩次,何妨先收下第1份禮物。與此同時,宋子文和顧維均先後聲明,英國如能發表日後歸還"新界"的聲明,中國不再在戰爭結束之前催促英國,如果英國連這個意向都不願表示,中國不會在新約上簽字。
讓英國人下不來臺的是,就在英國做出只在戰後考慮"新界"租期問題的當天,日本御前會議向汪兆銘表示,日本將盡快撤消在華租界和領事裁判權。日本此舉,意在搶先一步,使英國人陷於狼狽境地。為此,英國戰時內閣再次開會,艾登虎建議,將"戰後重新考慮新界租期問題"刪去"租期"2字,這才獲得蔣中正首肯。1942年最後一天,蔣中正在日記中寫道,不論英國是否同意,只要戰爭一結束,俺馬上以軍事力量從駐港日軍手中直接收回香港,給英國一個無可奈何。
1943年元月11日,中英簽署《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有關特權條約》,英國取消在華領事裁判權,廢除《辛醜條約》,取消在華沿海貿易權和內河航行權,中國收回北京使館界,收回上海和廈門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權,收回天津和廣州的英租界。呵呵,許多國人一直以為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是1949年,這是一個十分普遍的誤解。總之,一切似乎都在好轉,但實際上,香港問題再度使中英關係僵持,甚至使美國感到尷尬。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在開羅會議上建議蔣中正,戰後收回香港,宣布它是國際自由港。邱吉爾做虎嘯狀,說,無論是誰,不通過戰爭,休想從英國奪走任何東西!
首相邱吉爾
1944年7月,英國最終確定,戰後以武力重佔香港。
1945年4月,美國駐華大使會晤邱吉爾,敦促他遵照《大西洋憲章》,放棄重佔香港計畫。邱吉爾再做虎嘯狀,說英國殖民地不受《大西洋憲章》約束,只要俺是首相,決不會放棄英國旗幟下的任何一寸土地!
日本終戰後,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發布第一號受降令,命令除滿洲國之外,中華民國、臺灣、越南北緯16度以北的日軍,均向蔣中正投降。英國卻宣布,駐港日軍必須向英軍投降。
在英國的強勢態度下,美國變卦了,宣布香港劃在中國戰區之外。蔣中正重申,中國對香港享有主權,有權收復失地。但美國通電蔣中正,稱英國在香港的主權不容置疑。
在美英雙重壓力下,蔣中正被迫讓步,提出由他以中國戰區總司令名義,授權英國軍官作他的代表,去香港受降。蔣中正已從收復香港改為保全中國人的面子,讓他沒想到的是,英美連這個面子也不給他。
英國表示,只歡迎蔣中正指定中美軍官作為他的代表,英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夏愨(Cecil Harcourt)少將只能代表英國去受降。蔣中正忍無可忍,宣布,英國如不接受由中國委任英軍受降,將奮力反抗強權。
中國戰區盟軍總司令蔣中正上將
英國人見蔣中正真的很生氣,決定稍作妥協,建議由夏愨代表英國,另一名英國軍官代表中國,兩人共同受降。蔣中正堅決反對。最後,英國人建議,夏愨一人受降,但他既代表英國,也代表中國,蔣中正這才勉強認可。1945年8月30日,夏愨乘"不屈號"航母,登陸港島,先後控制港島、九龍、"新界",完成了對香港的重新佔領,香港再次落入英軍之手。
- 關鍵字搜索:
-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