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華人MBA的起薪水平

MBA,特別像哈佛斯坦福這樣的,都比較喜歡招年輕銳氣的孩子。畢業的時候大家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司也會偏好招年輕一點的,可以當牲口使。

  真正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在美國的),如果是MBA畢業,年薪是10萬美元以上, 獎金會比年薪更高的。如果本科畢業大概7萬美元起,獎金少些,但是一年也能拿十幾萬。所以人人都想進去做,但是這個其實很難的,一般中國人如果是在國內工作再到美國的話,通常英語都很爛,能找到美國OFFICE的可能性很低,進知名FIRM機率也很低。因為所謂的TOP商學院,裡面的美國人的背景也是很牛的,認識的人多,英語當然比你中國好。找工作是看英語和背景的麼。
  
  而且商學院一般是第一年暑期做實習的,實習的單位如果滿意的話,會留你的。但是現在好多中國人MBA實習也找不到好的,有的單位比較好,但是亞洲的分部,能找到美國的大投行的暑期工很少。如果是等到畢業再找的這些MBA,通常資歷和能力上不是最優秀的。
  
  另外投資銀行分好多部門的,最拉風的當然是做併購,其他也有搞股票風險,交易,還有資訊支持。但是中國人因為英語的問題,真正能做並購拉客戶的是少之又少。
  
  讀MBA的老中其實也就在國內同胞面前瞎拽,其實在美國生活的很鬱悶的,學到的也都是金融會計的皮毛而已。一般來說如果能找到美國的工作是絕對不會直接回國的。但是因為中國人太多了,現在中國人比較好的就是搶到那些所謂投行的亞洲OFFICE的工作,留在美國總部的還是少的。所以不少口語不好的 MBA,就乾脆回國了,到香港上海的,這樣還有些國內關係麼,而且給點美金工資,乘以8好像還挺牛的。
  
  再下來可能就是律師行,諮詢公司,和會計事務所了。律師行的起薪高,今年起第一年的人是十四點五萬美元,獎金比較少,大概兩三萬,其實法學院讀起來比商學院難多了,而且還要考證,因為對英語要求就更高,通常中國人讀的不多。但是律師真正的收入是比不上投資銀行的。通常中國人來都是讀一年的LLM,法律碩士,在美國很難找到工作的,但是一般回去能進個外國律所,如果能拿個所謂GLOBAL PAY,倒也可以乘上八,爽一下。
  
  諮詢公司不是很熟悉,但是真正能進諮詢公司美國總部的中國人也很少,因為語言要求太高。不少搞理工科的也能搞所謂諮詢,就是技術方面的所謂解決方案啊,但實際上是搞點電腦網路資料庫啥,不是特別有成就感。會計事務所在中國很牛的,四大麼,但是在美國白領中,檔次要低些,工資要比上面說的那幾個低一些的。


MBA的收入

一般MBA(好的商學院)畢業,如果進公司,比如Intel, Amazon。7萬到10萬之間。如果是進管理諮詢公司,比如McK, Bain, 之類的10萬美元左右。如果是投資銀行,Morgan Stanley, CSFB,etc etc 去年的起薪是12萬。年底還有bonus。 mba畢業去amazon大概有9萬美元。不過sign-on bonus是4萬美元。google工資也不高,不過人家有股票啊。一股就值400美元啊。而且corporate當然不如投行,律師行和諮詢公司掙錢。去年google中國研究院開出差不多30萬人民幣一年的offer,很多應屆生也進去了。華爾街的律師行現在的行情是14萬5美金第一年,加大概兩萬的獎金,以後逐年遞增。所謂的投行,薪水比律師行高,本科出來也只有6-7萬美元一年,但是分紅可以到7萬美元左右。不管你是去紐約,香港還是北京,那些諮詢公司和投資銀行給好學校MBA和少數博士生的薪水都是全球統一的:每年9萬5到12萬底薪,1萬5到3萬的簽約獎金,5千到1萬的搬家費,另外還有 20%到上不封頂的年度獎金。如果你認識的在這些公司工作的人沒有拿到這樣的薪水,只能說明他不是這種檔次學校畢業的。這些公司的中國辦公室收的本科生,現在基本也要月薪一萬人民幣以上了。一個MM北大光華02本科,今年畢業,拿到的offer年薪40萬--人民幣。沒啥奇怪的。光華負責就業的老師都以學生進投行為驕傲的。MBA拿到投行回國的OFFER一般是10萬美元在IB做ASSOCIATE,Sign-on bonus,不會少於US$20k, Guarantee bonus for first year associate which will not less than 30%,其他像housing allowance就不說了 ,其實1st yr associate 就是要30不到的,過了30就老了....
  

衡量工資的辦法
  
在美國,一塊美金就是中國的一塊人民幣,真正十幾萬美金在紐約生活,也不會太舒服的。房子貴,曼哈頓租房一居室就要三千美金一個月,稅高,要交 30%,到手的話也沒有多少錢。如果能夠到二十萬美金一年,可以稍微寬余一點,但是也並不是成功人士。其實不是想某些人吹噓的那樣的。
  
回國麼當然拿美金好了,乘上八好像很牛B了,10萬一下成了八十萬,對吧。所以現在大家都覺得回國爽了,在美國生活的像個三等公民,回國成了上等人了,呵呵。不過據我所知,國內的業務比較有限,所謂並購啊諮詢啊,和美國沒辦法比的,從經驗角度當然還是美國的工作經歷好啦。

前天剛剛簽了一個LBS MBA的Offer Letter, first year associate
  
  Basic salary: US$ 100k
  Signing Bonus: 50%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45K
  G-B: 25%
  Housing allowance (HK): HK$ 22000/month    
  

念了個mba,如果光看畢業頭幾年的收入好像缺了點什麼。
  
首先,有了mba這張門票,更容易得到自己想做的工作。收入基本都不低,不管哪一行,做得好的話都是前途光明。不是所有的人念mba都為了錢。
  
其次,即使是為了錢,收入的黃金時代是在mba畢業後至少五年以後。頭幾年的收入真的沒那麼重要,更關鍵是積累經驗,move up on your career ladder,get yourself into the right seat. 就拿華爾街為例,md 一年等於associate的四五年甚至更多。只要不被淘汰,mba畢業5年以後拿七位數以上的收入大有人在。所以不要盯著什麼十幾萬在紐約生活如何窘迫。來華爾街不是衝著這十幾萬來的,是衝著七位八位數來博一把的。回國更是如此。不過華爾街這條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回國的隨機性就更大了。

根據香港去年政府公布的數字,有1200人年納稅超過100萬,折算年薪約600萬,還不足100萬美圓,這可是所有行業都在裡面了。紐約應該比香港強一些,但僅就華爾街來說,能取得七位數美圓的,應該至多也不超過千人。樓上的可能不知道每年到紐約打拼的所謂名校畢業生也多少,應該說99%以上在五年以後是拿不到七位數字的。
  
舉一個實例,我的一位同學,那種美國人職業生涯特順的,(i.e. white male,anglo-saxon,upper-middle class,both bachelor and MBA from Ivy,top firm befor and after MBA,probably MD now),前幾年就他從事的華爾街工作曾被評為全美年度第一的,他的報酬也到不了七位數。
  
再說投行的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比較少私人空間,職業風險也比較大,(even taking a house mortgage,usually being considered high-risk job by the bank。)他們報酬的折現率(discount rate)是比較高的,拿個10萬美圓當然是一件高興的事,同學們也用不著太把這個當回事。
  
其實有的時候是圈子的問題、是機遇的原因,有機會進來了,自然會發現10萬美圓也不是多大不了的年薪,拿這個錢的人精英當然有,垃圾也不少,做貢獻的當然是大多數,混日子的也不少。這點錢,在大陸也只能過個中產的日子而已。

具體有多少能有7位數的,還是拿統計數字來說話;個人意見總不免過於主觀。我們可以試著推測一番:
  
1、即使放大十倍,有一萬人,在紐約恐怕也是低於1%的人有機會,所謂MBA後五年,就是個VP,能上7位數的應該是鳳毛麟角。
  
2、香港可能比紐約在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都差一些,不過從任何統計來看,差別都應該在10倍以內(其實應該在4倍左右)。但香港這1200人可是所有行業在內,所以說在紐約金融行業中估計年薪在7位數以上的不超過1000人是有理據的。
  
3、我一直說的都是年薪,樓主說的也是指年薪,所謂bonus是不在內的,這裡的區別是可持續的能力(sustainability)。再舉個例,在世界五百強(fortune 500)中,即使是大區(如歐洲區之類)的領導層,年薪一般在幾十萬美圓,上7位數的即使是總部領導,也不是每個公司每位領導都能有的。
  
4、所謂投行,年入在7位數的(不是年薪!)固然不少,但是可以持續多年的就很少了。某種意義上,這有點像明星,是中獎,或者是透支生命。所以說,投行的成功人士注重的是deal,不是salary和title;另一方面,也是說明他們職業生涯的高風險和短暫性。其實,某一年來錢快和多的,對於年輕人來說,不如top trader最容易出頭了,當然也容易從此退出江湖。
  
5、有機會和興趣的話,做做投行,掙幾年錢當然好,可不要患上所謂top school和bulge firm的中低級職員比較常見的毛病,就是過於自命不凡(or snobbish、cocky,etc);真正的高層倒是通常比較低調。

我覺得沒有必要從外國逛了一圈就牛起來了,現在就是打了個匯率差而已,以後匯率一比一了,我看好多人就要哭了。中國人在國外活的多艱難,其實真正過來的人都有數,何必回國去擺闊呢。又是我們這個小圈子都掙這麼多,又是我們同學掙了多少多少啥的。讓內行人看了,覺得可笑。說到底是一個打工的,對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