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廠商出現倒閉風潮

中國私營製造業最發達的浙江省溫州市掀起廠商停產或倒閉風潮,大有向長三角地區蔓延趨勢,受影響的包括打火機、服裝、制鞋、紡織等行業。

受到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匯率走揚等一系列因素影響,浙江溫州今年經濟陷入寒冬,已有百分之二十的企業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北京"中國經營報"引述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浙商累積的財富和經商經驗、風險承受能力,遠超過想像,溫州地區約有人民幣五千多億元的游資,可以保證很多有需要的企業不缺錢。

不過,他說,一些地方的支柱產業受到重創及更多企業和投資者的恐慌心理,無法忽視。一些原本和此次危機沒有直接關係的規模較大企業,也因中小股東撤資而被波及。

江蘇省江陰市青年商會副秘書長周東表示,面對危機,江陰市民營企業更多選擇民間融資管道籌措資金,也有一些企業嘗試聘用鐘點工,盡量降低生產成本。

報導說,雖未有數據表明倒閉風潮已對長三角地區經濟造成破壞性衝擊,但"延遲效應"仍讓人不得不小心提防。

周德文認為,浙江大企業並不是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經濟"金字塔"的底端實際上是由中小企業支撐,他們緩解各地就業壓力,繳納的稅賦也是大多數基層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

他說,長三角地區製造業要脫困應是"中央在政策上支持一點,地方政府在實際困難上幫扶一點,企業自己克服一點,而地方政府的幫扶最重要。"

溫州市政府官員表示,溫州已將今年定為"政企聯動服務年",以求解決本地企業的生存困境,市政府將在企業新投資項目的立項、審批等環節採取寬鬆政策,儘可能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

無錫市政協副主席孫志亮說,這次企業倒閉潮其實不全是壞事,好的企業可以留下,差的就淘汰出局。

他表示,政府幫扶的對象是低能耗、高回報的企業,污染大戶不在此列。浙江寧波市政府近日推出針對當地企業的新測評計畫,將根據企業的利稅回報、成長性、能耗、污染情況等方面打分排名,名次高的就獲得政府更多的資金、技術協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