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年輕人拜師 薪傳傳統技藝

「像呼麥這種發音,像木敦潮爾這種樂器,現在會的人越來越少了;還會的人,大部分都住在深山裡的老人家。我們自己找到老師學會了呼麥、木敦潮爾!」,那日蘇是內蒙歌舞劇院歌舞團裡樂隊「安達組合」的一員,他們看到蒙古的傳統文化正一點一滴的流失,很希望由他們這批新血把蒙古的文化傳承下去。

「呼麥,是一種蒙古獨有的喉音藝術。」那日蘇說,「呼麥是一個人一次發出多個互為和弦的聲音;人耳或許只能聽出兩種,但透過儀器可以聽出三、四種聲音。發音的位置不只是聲帶,胸腔、舌頭也都得用上。」那日蘇現場示範了呼麥,他用舌頭控制聲音的高低,一次發出至少三種聲音,光是他自己一個人就是一個樂隊了。

「馬頭琴是最基本的,我們的隊員都是從小練起。馬頭琴看還像二胡,但其實相差很多;二胡是用指腹按弦,馬頭琴是用指甲按弦。」那日蘇邊說邊把他的手指展示出來,按弦的指頭都已經凹了下去。

蒙古族的「搏克」,也就是蒙古摔跤,已被列入第一批大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內蒙歌舞劇院舞團擔任藝術總監的大陸國家一級演員哈斯敖登的創意之下,「搏克雄風」成了一套舞作。舞團裡的男團員盡情的舞出草原男兒的豪氣,爭的是誰可以在脖子上添上「張嘎」,這是代表搏克手至高無上的榮譽。

也被哈斯敖登編成舞作的「敖包相會」,一般人就熟悉多了。敖包,是草原上祭祀天地神靈的寄託所在。草原上,敖包、湖畔是情人約會的地方。這段舞蹈呈現出的情景,就是在皎潔的月光下,戀人相會於敖包,充滿聖潔、神秘、寧靜;也更舞出了草原男兒的鐵漢柔情,草原姑娘的溫柔多情。

蒙古族許多傳統文化的確得加緊保存,否則也將步入成為遺蹟的後塵。由七男一女組成的「安達組合」,雖然都出身自學院,但學院卻學不到呼麥了。也所幸有這些年輕人自行覓師學藝,讓這些面臨失傳命運的蒙古傳統文化,爭取到了延續下去的機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