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一語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意思是說,燕子、黃雀這些小鳥怎麼能知道飛翔高空的鴻雁的志向呢!原文是:"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秦朝陽城(今河南方城縣)有一個叫陳涉(名勝,字涉)的人,年輕時曾經跟別人一起受雇佣給富人家種地。有一天,他放下農活到田埂上休息,對秦王朝肆無忌憚的徵調勞役、不斷加重對老百姓殘酷迫害的社會現實忿恨不平,就決心推翻秦朝專制暴虐的統治,改變目前的社會地位,並對他的同伴們說:"如果將來我們中間有誰發跡富貴了,可不能相互忘記啊。"同伴們譏笑他:"受雇給人家種地,怎麼能發跡富貴呢?"陳涉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唉,燕雀怎能知道鴻雁的凌雲壯志呢!"在現實生活中,庸俗的人無法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有些鼠目寸光的人甚至還經常以嘲笑的口吻來談論志向遠大的人。然而,後來正是這個胸懷遠大抱負的陳勝,在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七月,與吳廣在大澤鄉發動了農民起義,起兵反秦,並且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農民政權。這個政權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所引發的抗秦力量終究推翻了秦王朝的嚴酷統治。
鳥兒的志向如果只求在草地上找到蟲子,或者只求在屋檐下的鳥巢內不受風雨襲擊,怎麼可能有在高空逍遙游弋、俯瞰大地、志在四方的思想境界? 天外有天,即使同為鳥類,它們也都有不同的精神境界。燕雀自然不能與鴻雁相比,而雄偉的大鵬的視野則更加宏大。莊子說過:‘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鴻鵠之志"的故事源自陳勝,在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豪傑皆引其為激勵自己的典故。就陳勝而言,開創了農民起義的先河,推翻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此結果足以令那些燕雀之輩望塵莫及了。在人生的旅途之中,事情的結果儘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因為只有做事情的過程能使人們的生命更加充實。不為表面現象所惑,即使一時無法實現,"鴻鵠之志"總是令人敬佩的。因此,為人者在心中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就是走向成功人生的開始。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貫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