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林思源:三鹿奶粉-中國道德大地震

 2008-09-26 11: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是誰在毒害你,可憐的娃娃!

2008年,中國社會危機頻發!儘管中共政府在四川大地震後,竭盡全力舉辦了一場奧運會,想以此來喚起中國人和世界上對中國現有政權的信心,以達到讓風雨飄搖的中共政權再穩定20年。然而這種幻覺只持續了三週,就被另一場噩夢替代。與美國911恐怖襲擊案同一天,中國發生了「三鹿奶粉」事件。近期奶粉門事件越演越烈,以至引來全球封殺中國奶製品 的大行動。

四川地震的陰影還沒有消散,奶粉門事件在中國社會的深層又發生了一次更強烈的道德地震-三鹿毒奶粉事件。

四川地震中由於「豆腐渣工程」導致大量中小學校舍變成廢墟,數萬名祖國的花朵在瓦礫中長眠。當11687所學校還在修建中,另一起更可怕的中國兒童遭受迫害的大案-奶粉門事件在中國爆發。據最近中國官方公布的數字,因毒奶粉事件接受治療的兒童已達52857人。受害兒童的年齡從四川地震的學齡兒童降到嬰幼兒。官方統計,接受治療中的兒童81.87%是兩歲以內的兒童,17.33%為2至3歲的幼兒。

人們不禁要問,中國隨著經濟改革開放,其「強悍」的形象在世界上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但是為什麼連保護本國幼小生命的能力都沒有?為什麼受害者首當其衝的都是兒童?一個國家連兒童都不能夠保護,它還能夠被稱為「強大」嗎?

如果說中國在這些年是個「經濟增長巨人」,那麼同時它也是個道德低下的矮子。

人類乃至動物類都有一個天性,那就是保護種群中幼小的生命,以延續種群的後代。為此,他(它)們可以把最好關注,最好的物質,最好的一切賦予他們的後代,甚至為此而做出犧牲。然而中國的這兩次大災難反映出來的恰恰是一種反人類的社會關係:為了謀取集團利益,族群中的後代要首先受害。

人們都知道,中共的歷史上的「三年自然災害」,在餓殍遍野的情況下,中國出現了食子現象,那是生命的殘食。今天的中國不存在食物短缺問題,為什麼社會還要向他們的後代開刀?這只能說明,在超出人類低層慾望的範疇,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完全失去了人類應有的道德底線。

難怪中國民眾發出這樣的感慨:「一個民族、一個種群,從根本上漠視延續這個民族和種群後代的生命,這個民族和種群離它消亡不會太遠。」「依然聳立的政府大樓,無疑是最後的墳墓。可怕而又無奈,很可能將會是我們親手建立起來的、埋葬我們民族的墳墓! 」

牟取暴利的不法商人是這兩次災害的直接殺手。四川地震震出了豆腐渣工程。人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校舍粉牆裡的鋼筋只是粗鐵絲,碎瓦片。建造商們早已捲起巨額利潤逃之夭夭,留給使用者的卻是無盡的遺憾。這一次,人們赫然發現毒奶粉事件的殺手卻是名譽中外的三鹿集團。至此,中國社會的誠信蕩然無存,道德徹底淪喪。

毒奶粉能夠作孽,大禍鑄成,其實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哪怕質檢部門能夠偶爾抽查一下,哪怕當地政府能夠及早公布,後果都不會這樣嚴重。然而這一切都沒有發生,所有環節、所有健全機制應該具備的元素全部缺位。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國的這樁大案是通過紐西蘭總理克拉克才得以徹底公布於世,而知情者遍佈中國各個層面,奶粉毒害廣佈世界國,歷時長達數年,卻沒有人能夠揭開這一黑幕。

請看,早在2007年12月三鹿公司就接到受害者的有關投訴,8月2日才上報石家莊市政府。9月9日石家莊政府才上報到河北省政府。中國《南方週末》的記者在今年7月底就知道三鹿奶粉導致大量結石嬰兒出現,由於新聞禁令,令此新聞被扣押。三鹿公司本身,也借用強大的經濟力量,一次次地掩蓋真相,封鎖傳媒。

如今,奶粉門事件不僅是幾萬個娃娃治好了病,幾百萬受害家庭得到賠償,全世界商店從購貨架上把奶粉收回就完事了。可怕的是當人們吃到米飯時,就會想這是不是是毒米;當看到商店裡做熟的麵食時,就會想這裡是否有化學添加劑;當面對餐館可口的菜餚時,就會想這炒菜油是不是地溝油;看到饞涎欲滴的冰淇淋時,就會想這裡摻了三氯氰胺沒有;當你看到罐裝罐裝瓶裡的礦泉水,就會想到這是不是漂過的自來水。真可謂,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如影隨同,無處不在。

如果說四川地震能夠讓中國人在互相扶持和激勵中重建家園,撿回失去的信心。而奶粉門事件卻是中國社會道德的一場大地震,這種心靈的重建遠遠比汶川地震艱難得多,遙遠的多。

路漫漫其修遠兮,國人將何處而求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