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媒體在危機下自我陶醉很浮誇

《日本新華僑報》刊文認為,自金融海嘯引爆以來,"世界看中國"、"中國救世界"的論調不斷從媒體爆出,甚至有報導說美國效仿"中國特色"。中國一些媒體對此更是繪聲繪色,樂此不疲。"自作多情"的結論到頭來往往是忽悠自己,影響經濟決策,這種浮誇的頑疾也到"退市"的時候。 文章摘錄如下:

自金融海嘯引爆以來,"世界看中國"、"中國救世界"的論調不斷從媒體爆出,甚至有報導說美國效仿"中國特色",西方世界興起"中國化社會主義"。而一些中國大陸媒體對此更是繪聲繪色,樂此不疲。

最近,中國大陸統計局修正2007年GDP數據,確認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經濟體。大陸媒體再度興奮,推斷今後3年內中國GDP必超越日本,18年即可追上美國,稱雄世界。大有當年"超英趕美"之喜悅。北京有的媒體甚至忽視大量流動人口的存在,把本地區GDP與常住人口相除,搞出一個"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豪稱達到世界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了!

且不說這些論斷和結論的準確性科學性尚待商討,而單看這種"西方停滯不前、中國一枝獨秀"的報導無疑透露著幾分自我陶醉的味兒,似乎都在驗證當今世界"西方不亮東方亮"。

全球性金融危機發生,歐美經濟由於關聯度甚高,遭受重挫,"西方不亮",目前確是事實。但這些並不能證明中國經濟"獨善其身"高枕無憂,恰恰相反,中國外向型企業、東部沿海地區已受重創。經濟遭受衝擊的程度高低,並不完全意味著制度的優劣。

人們注意到,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中國有輿論一直在"妖魔化美國",甚至討論"美國會垮"、"中國替代美國"的問題。而目前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指出,金融危機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美國的經濟根基。

美國目前仍擁有全球20%的生產總值,有大量的研究與開發經費,有眾多世界頂級的研究型大學,有不可替代的創新機制。只要美國的創新體系沒有被破壞,還是技術創新的最大策源地,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還沒有被取代的跡象,那麼下一輪產業革命的策源地和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很有可能還是美國。

歐巴馬總統的就職演說也專門提到了這一點。而中國一些媒體盲目樂觀,太過淺薄。"東方亮"這樣的論調出籠,可以看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慣性思維仍發生作用,一是報喜不報憂的套路;二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慣性在起作用,非白即黑,認為"西方"不好時則"東方"就肯定會"亮";三是不認真調查研究,而是表面化、淺薄化地反映,甚至是扭曲反映。

一般認為,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這樣的非常時期,更能考驗媒體水平。"自作多情"的結論到頭來往往是忽悠自己,影響經濟決策,這種浮誇的頑疾也到"退市"的時候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