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玩一邊掙大錢:「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組圖)
今年1月10日,全世界各大媒體幾乎在同一時間報導了一條消息:澳大利亞昆士蘭旅遊局將在全球範圍內招募一名大堡礁看護員,工作時間自2009年7 月1日開始,為期半年,薪水15萬澳元(約合人民幣70萬元)。申請人只要製作一個長度不超過60秒鐘的應聘視頻,並於2月22日之前上傳就可以了。
小組將結合網路投票的結果,挑選11名候選人前往澳大利亞參加面試,最終決出一名優勝者。他(她)的職責包括探訪大堡礁附近的諸多島嶼,親身體驗各種探險活動(包括揚帆出海、划獨木舟、潛水、海島徒步探險等),以及擔任兼職信差(藉機從空中俯瞰整個大堡礁),並把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文字和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並上傳至博客。
一邊玩一邊掙大錢,聽上去很美是吧?昆士蘭旅遊局乾脆把這個職位稱作"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時代,這個稱謂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應聘網站在開通後的第三天就因為登錄者太多而癱瘓了。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很明顯這是昆士蘭旅遊局精心策劃的一次炒作,為的是促進昆士蘭的旅遊業。當然,世界聞名的大堡礁根本不需要宣傳,昆士蘭旅遊局的真正目的是想宣傳一下大堡礁的另一種玩法。
最好的工作
CNN曾經把大堡礁列為世界七大自然景觀奇蹟之一,BBC也曾經把大堡礁列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中的第二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81年就把大堡礁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這裡每年都會吸引200萬遊客前往參觀。
不過,大多數前來參觀大堡礁的遊客都會把昆士蘭北部小城凱恩斯(Cairns)當做基地,很少有人知道昆士蘭外海還散佈著一群小島,更適合作為參觀大堡礁的跳板。那份"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的工作地點,就位於其中開發得最好的漢密爾頓島(Hamilton Island)上。
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Brisbane)坐一個半小時的飛機,就可以抵達漢密爾頓島。我從機場租了一輛高爾夫專用小車,沿著柏油馬路蜿蜒而上,沿途見不到多少行人,只有茂盛的熱帶植被。行至半山腰,一幢棕色小屋出現在眼前,門上寫著"藍色珍珠"(Blue Pearl),這就是昆士蘭旅遊局為最終的優勝者準備的住處。這是一間有3個臥室的屋子,寬大的露天陽臺正對著遼闊的南太平洋,洋麵上是幾個綠油油的原始小島,看不出有任何人類活動的痕跡。
這幾個島屬於降靈節群島(Whitsunday Islands),該群島一共包括74座島嶼。這個群島最早是在1770年6月4日被航行至此的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首先發現的,那天正好是基督教的節日"降靈節",這就是島名的來源。
這74座島嶼原本都無人居住,如今大部分島嶼均屬於澳大利亞政府所有,並被作為自然保護區保護了起來。只有8個島被私人買下,並被開發成了度假勝地。漢密爾頓島是其中唯一有機場的島,因此成了遊客最多的中轉站。雖說如此,島上仍然有70%的面積都被天然原始森林和灌木覆蓋,除了旅館和幾間小店之外看不到其他建築。對於那些習慣了和當地人徹夜開派對的度假者來說,漢密爾頓島會讓他們很不習慣。這個島沒有土著居民,沿途見不到兜售紀念品的小販,卻有很多海鳥大大方方地在你身邊覓食。島上沒有夜生活,晚上22點以後就幾乎聽不到任何人類製造的聲音了,和馬爾地夫、普吉島和巴厘島這些喧囂的東南亞旅遊勝地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島上大約有1200名工作人員,但很多人都住在大陸,每天坐船來上班。"一位名叫凱蒂的度假村工作人員對我說,"我和你們一樣,每天都要花一個多小時在上下班的路上,但你們是被堵在車裡,而我則有海豚和鯨做伴。"
不管未來那位獲勝者來自哪個國家,一定得和凱蒂一樣是一位喜歡大自然的人,他(她)必須能夠忍耐而且欣賞這裡的寧靜,而普通遊客要想得到這份寧靜,就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島上的旅館房間數量有限,價格昂貴。最貴的房間每晚高達1700澳元,最便宜的也要300澳元。因此,目前中國大陸的旅行社仍然沒有大力推廣這個旅遊項目。
"我來這裡實習快一年了,沒有見過一個直接從大陸來的遊客。"來自南京的留學生徐子昂對我說。他是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一所大學的大學生,專業是酒店管理。因為能力出眾,工作了不到一年的他已經升為領班。他打算畢業後回到這裡工作,已經基本談妥了工作合同。"現在經濟不景氣,工作不好找啊!"他告訴我,這個島上的服務人員流動性很大,很多人干幾個月就走了。
"這樣美的地方居然留不住人嗎?"我好奇地問。
"這裡風景雖好,但距離大陸太遠,生活很單調。再說了,再好看的風景,看多了也就那麼回事。"
確實,這個島沒有電影院,沒有酒吧,缺乏年輕人喜歡的娛樂設施。但是對於城裡人來說,這裡是讓他們暫時忘掉城市的喧囂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好地方。很多澳大利亞人帶著孩子來這裡度假,孩子們可以去玩卡丁車,可以去游泳,也可以去迷你動物園抱抱考拉。大人們則可以選擇揚帆出海,或者沿著一條林間小路爬上 200多米的最高峰,俯瞰南太平洋群島的壯麗風景。如果願意花300澳元買張飛機票,甚至可以乘坐直升機或者水上飛機,從空中俯瞰整個降靈節群島。
我選擇搭乘一架水上飛機,去看看大堡礁。從空中看下去,我立刻明白了這裡為什麼適合玩帆船。原來,這群海島彼此間的距離非常近,大多數島都沒人居住,但卻有適合停靠的海港和隱蔽的沙灘,戀人們可以輕鬆地獨享兩人世界。
群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島名字就叫降靈節島,島上無人居住,但有一個長達7公里的天然海灘,幾乎是純白的,當地人把它叫做"白色天堂"。我乘坐的飛機降在"白色天堂"的門前,我踩水上岸,沙灘上的沙子細如麵粉,腳踩在上面舒服極了。乘務員小姐索菲亞告訴我,這裡的沙子幾乎是純的二氧化硅,可以用來擦洗首飾。
沙灘背後就是一片茂密的雜木林,能聽到鳥兒們唧唧喳喳的叫聲。除此之外,這個島上只能聽到海浪的聲音,聽久了慢慢就聽不見了。難道人類想像中的天堂就是這個樣子的?
"我的父親在漢密爾頓島開了間小店,因此我是在島上長大的,但我從來沒覺得它有多好。"索菲亞對我說,"後來我當上了乘務員,接觸了很多各個國家來的遊客,我從他們的眼光中終於看到我的家鄉有多麼美。"
這個今年才19歲的小姑娘已經去過7個國家,再過一個星期就要去北京的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表演了。"我喜歡旅行。島上的生活反而增強了我的好奇心,我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最好的工作"?在我看來,這個小姑娘有著世界上第二好的工作(她所缺的只是一份高工資)。但是她反而要辭掉這份工作,離開天堂般的海島,親自去體驗一下人生的多姿多采。
飛機再次起飛,向大堡礁飛去。幾分鐘後,眼前出現了一條白色的細線,那是海浪在衝擊著漫長的大堡礁。從空中看去,大堡礁就像是一條長地毯,上面刻著一片片不規則的花紋,一直延續到天邊。飛行員把高度降得很低,並指引我們注意一個心形的圖案,那就是著名的"心形珊瑚礁",是遊客們的最愛。
降靈節群島已開發的8座島嶼中,距離大堡礁最近的一個名叫海曼島(Hayman Island)。
這個島比漢密爾頓島大,但沒有機場,遊客只能坐船上去。島上只有一個旅館,收費比漢密爾頓島還要高。旅館周圍全部種上了熱帶雨林特有的植物,為了滿足這些植物以及遊客們的需要,該島每天都要淨化30萬升海水。
這個島距離大陸很遠,原來的主人曾經在島上放養了1000只山羊,以供迷路的海員們食用。1947年,他把每頭羊作價10英鎊,以1萬英鎊的價格把該島轉賣給了新的主人。此後該島又幾經易手,最後被一家投資公司接管。該公司投資3.5億澳元重新擴建了旅館,把它變成了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高檔休閑場所。
每天都有輪船從這裡出發去大堡礁。游輪隸屬於一家名為Fantasea的旅遊公司,該公司在大堡礁附近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浮臺,命名為"珊瑚礁世界 "(Reefworld)。遊客可以在浮台上住一晚,體驗"睡在大堡礁上"的感覺。浮臺的水下部分還有一個透明的珊瑚礁觀察室,遊客可以透過玻璃近距離觀察美麗的珊瑚礁。
要想更好地欣賞珊瑚礁的美,就必須潛水。這裡的海水清澈見底,天氣好的時候,不用潛到水下就能很容易地看清位於海面下10米處的珊瑚。這裡的珊瑚形狀各異,有的像樹枝,有的像仙人掌,很是奇妙。
當然了,珊瑚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鮮艷的顏色。珊瑚的顏色不是來自堅硬的外殼,而是來自珊瑚表面的小洞裡住著的珊瑚蟲(Polyp)。珊瑚蟲是腔腸動物,每個蟲子只有幾毫米大,底座是圓筒形,上面伸出若干觸手,負責捕捉路過的浮游生物。但是浮游生物只佔珊瑚蟲食譜中很小的一部分,珊瑚蟲最大的能量來源是體內的共生藻類(Zooxanthellae),它們能夠利用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變成有機物,這就是為什麼珊瑚只能在水淺的地方生存的原因。
珊瑚礁好比是海洋中的森林,因為珊瑚附近的海水營養豐富,可供躲藏的地點很多,是各種海洋生物的天堂。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其豐富性遠超熱帶雨林。據不完全統計,生活在大堡礁附近的動植物包括1500種魚類,400種珊瑚,4000種蛤和其他軟體動物,800種棘皮動物(海參),500種海藻,215種鳥類,1500種海綿和6種海龜。在大堡礁的任何一個地方潛水,你都能看到大量的生物。它們每天都在上演一出出生死搏殺的精彩故事,這是海洋科教電影永恆的主題,也是大堡礁之所以吸引遊客的主要原因。
大堡礁的歷史很長,最深處深達100多米。這是因為地球歷史上曾經經歷過幾次小冰期,海平面比現在要低很多。隨著地球溫度的上升,極地的冰蓋開始融化,海平面逐漸上升,珊瑚也隨著海平面的上升而不斷加厚,終於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大堡礁是一個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的生態系統。比如,珊瑚蟲體內的共生海藻不耐高溫,一旦海水溫度超過夏季正常溫度1.5℃∼2℃,並維持兩個月以上,海藻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產生有害物質。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珊瑚蟲就會把共生海藻排出體外。這些海藻是珊瑚蟲顏色的主要來源,失去海藻的珊瑚蟲便會失去好看的顏色。更要命的是,沒有共生海藻提供養料,珊瑚蟲就會被餓死,留下白色的碳酸鈣外殼,科學家把這一現象叫做"珊瑚漂白 "(Coral Bleaching)。隨著全球溫度持續變暖,世界各地的珊瑚漂白現象日趨嚴重,大堡礁也不例外。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的一名科學家告訴我,大堡礁在 1998和2002年各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珊瑚漂白,有50%∼60%的珊瑚礁受災。幸運的是大部分受災珊瑚後來都恢復了,但每年仍然有將近5%的珊瑚礁受到嚴重損害。如果這個趨勢延續下去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值得一提的是,造成珊瑚漂白的原因不僅僅是海水溫度升高。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活動造成的海水污染,以及海水酸鹼度的變化,也會造成同樣的後果。所以導遊們都會不斷告誡遊客,千萬不要往海裡亂扔垃圾。
澳大利亞政府十分重視對大堡礁的保護。大堡礁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劃為自然保護區,禁止捕魚。即便如此,大堡礁的生態環境依然持續惡化。今年1月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刊登了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撰寫的一篇文章,為世人敲響了警鐘。該文作者分析了大堡礁地區69座珊瑚礁的數據,發現大堡礁的生長速度正在變緩。目前這一地區的珊瑚礁碳酸鈣外殼的生長速度比1990年降低了13.3%,是過去400年裡生長速度最慢的時期。
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了大堡礁的生長速度?目前科學界還沒有統一的答案。該文的作者猜測,大堡礁附近海水溫度的上升,以及海水碳酸鹽含量的下降是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科學》雜誌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認為海洋魚類是珊瑚蟲的救命恩人。原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但會造成溫室效應,還會溶於海水,增加海水的酸度,破壞珊瑚蟲的生長環境。魚類的排泄物中正好含有大量的碳酸鹽,能夠增加海水的緩衝能力,減緩海水變酸的速度。魚類排泄碳酸鹽的速度會隨著海水溫度的上升而增加,因此魚類能夠減緩全球變暖對珊瑚礁造成的影響。但是,如果人類繼續過度捕撈海洋魚類,那就無法挽回了。
大堡礁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它不但為人類提供了一個美麗的旅遊勝地,還是一個進行環境教育的最佳課堂。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堡礁可以說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它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保護環境,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 關鍵字搜索:
-
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