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紋」的內涵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彞、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日"即太陽,太陽當中常繪有金烏,這是漢代以後太陽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日中有烏"、"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
"月"即月亮,月亮當中常繪有白兔,這是漢代以後月亮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
"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
"山"即群山,其圖案亦為群山形,取其鎮也,代表著帝王之性格穩重,象徵帝王治理四方水土,人所敬仰;
"龍"為龍形,取其變也,龍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妥善處理國家大事;
"華蟲",即是雉,取其文(紋)也。雉是鳥類,但有細毛似獸,紋理華美,象徵帝王之文采昭著;
"宗彞",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作尊形,取其孝也。"宗彞"通常是一對,每隻各有虎紋和猿紋。虎,取其忠猛;長尾猿猴,古人傳說其性孝,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
"藻"即水藻,為水草形,取其潔也,象徵帝王的品行高尚,冰清玉潔;
"火"即火焰,為火焰形,取其明也,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有率天下黎民及眾生向歸天命之意;
"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取其養也,象徵著帝王給養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
"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斷也,象徵帝王做事幹練果敢;
"黻"為兩個"己"字相背,取其辯也,代表著帝王明辨是非,背惡向善,知錯就改的美德。
十二章紋由來已久,大約在周代已經形成。周天子用於祭祀的禮服即開始採用"玄衣黃裳",並繪繡有十二章紋;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級。章服制度真正確立,是在東漢初年。東漢初規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黃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以下)七章,皆備五採"(《後漢書輿服下》)。
唐武德四年,朝廷發布詔令,宣布車輿、服裝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擬上",違者治罪。天下只有皇帝可用十二章,皇太子及一品之服用九章,二品之服用七章,三品之服用五章,四品之服用三章,五品之服用一章。明、清兩朝的文武官員,則改章服為補服,規定文官的"補子"繡鳥,武官的"補子"繡獸,各依等級繡有不同的動物。
中國古代十二章紋之制前後綿延近兩千年,文獻記載很多,但流傳下來的實物卻很少。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應用在帝、後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復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這十二章紋自出現開始,雖歷經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因其意義深刻,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形態,幾乎沒有改變,這也是其它普通裝飾圖案無法比擬的。
- 關鍵字搜索:
-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