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為啥被退檔?對農村考生歧視

山東省教育廳獲悉,在今年高考招生中,臨沂師範學院投檔考生中有十幾名考生由於"綜合素質評價低"而被退檔,同時也有剛上投檔線的考生因為"綜合素質評價高"被錄取。

據悉,這是山東省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錄取依據以來,首次出現投檔高分考生被退檔的情況。

看了山東部分高考高分考生因綜合素質評價低被退的報導,一方面對於高考制度開始進行實質性的改革而感到高興,一方面又為這樣的制度將會帶來的後果感到擔憂。提倡素質教育已經過去了好多年了,但是成效甚微,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應試教育在中國教育制度的歷史中佔據著太重要的位置,所以出現了表面素質教育暗地應試教育的情況。

現在能夠進行高考改革,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評定,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知道相關部門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評定,評定標準以及農村考生與城市考村的差異性,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考慮好的話,它無疑就是對農村考生的一種變相歧視。

農民辛苦一輩子,還是個農民,而在中國農民的地位以及各種福利待遇是相當低的,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不再成為農民,都辛苦賺錢省吃儉用費盡心血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大學,將來改變命運。

當然有的孩子成功了,於是成為了城裡人;也有的孩子失敗了,最後又成為了農民。現在的這種綜合素質的評定無疑是將那些農村考生逼上了死路,就算辛辛苦苦考上了大學,最後還是有可能成為農民,我想這樣的打擊對於考生本人來說是致命的,對於那些一心想望子成龍的農民父親們來說是更加致命的,這樣將會讓他們一生的心血一生的希望毀於一旦。

城市考生就算考不上大學還是城市人,而農村考生考不上大學就注定一輩子成為農民,正是因為如此,農村考生平時的學習會更加努力,目的只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我們可以很客觀地說,在綜合素質方面,農村考生是比不上城市考生的。首先在教學的硬體設施上就可以很明顯的體現出來,城裡高中計算機投影多媒體,音樂美術體育場,而那些對於農村考生來說無疑是個夢,就算有也多半是個擺設。其次在家庭培養上,城市考生可以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鋼琴學了學提琴,聲樂學了學舞蹈,而哪個農村考生能夠有這樣的條件呢?

最後在於閱歷見識上,城市考生有各種各樣的圖書館博物館,農村考生有什麼呢?因此農村考生和城市考生在綜合素質的評比上,明顯佔據著下風,出於不利的地位。

怎麼來評價綜合素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老師給的評價就一定是真實的嗎?

是單純憑老師給與的評價還是有一套很完善的評價系統呢?

會不會出現潛規則這樣的事情呢?

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情況,農村考生也只有無可奈何。城市考生可以送出個十萬買一個大學讀,農村考生能否用家養的土雞去換一個大學來讀讀呢?

關於綜合素質也應該有一個全面合理的標準,音樂美術是綜合素質的一種,那插秧收稻能不能成為綜合素質的一個標準啊?城市考生會各種樂器會各種舞蹈,農村考生不會;農村考生會耕田種地會放牛割草,這些城市考生會嗎?所以什麼樣的素質算好,什麼樣的素質算差,應該跟據農村考生和城市考生的差異性,做出一個合理的標準,同時對於如何評定也應該採用一個公平公正的態度,有一個相對應的監督系統,否則就是對於農村考生的不公平,也會導致潛規則的滋生。

現在出臺的這個改革制度,我覺得就是對於農村考生的一種歧視,就是要讓那些農村考生繼續當他的農民,就是要讓那些農村考生的父母從此斷絕自己孩子出人頭地的夢想。

綜合素質低下不是我們這些農村考生造成的,而是這個教育制度,是這個國家的貧富分化造成的,為什麼不去懲罰這個教育制度,反過來懲罰我們這些無辜的農村考生呢?

我覺得這樣的制度是好,但是如果不能兼顧到農村考生,我就覺得這有失公平,也只能為那些辛苦學習了十幾年的農村考生,為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心想讓自己孩子出人頭地的農村家長們抱個不平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