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驗房師秘書長焦南博 做客中國精神媒體

2009年9月7日上午10時,中國驗房師管理協會秘書長焦南博先生做客中國精神媒體群,就近期以"樓脆脆"、"樓歪歪"、"壁爐門"等為代表的房產質量事故等熱點事件,同網友圍繞 "構筑房屋質量安全的三級監管保障體系"進行了交流。

網友的熱情很高,在訪談剛開始時,網友"中國調查羅豎一"盛讚"焦秘書長做的驗房師協會可謂功德無量也"。

焦南博首先應媒體"海南網-符國芳"的要求,向大家介紹了中國驗房師管理協會的產生和在人才培養、標準制定、行業自律、市場培育和新職業建議申報等方面的情況。

他說,一個新職業和新行業及其專業組織的產生和發展,首先是要得到社會或市場的檢驗和認可。驗房行業在市場呼喚中產生,在服務社會總得到實踐檢驗。這一關不過,其它認可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現在日益增多的百姓驗房需求,以及視質量為生命的開發商和國際化的物業品牌也開始請驗房師為自己項目的質量把關,說明瞭建立在需求基礎上的該行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針對"環球市場信息導報"提出的"如何構筑三級監管保障體系"的問題,焦南博說,目前我國的住宅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尚不健全。宏觀上,政府有關部門採取的是"抽檢"和"竣工備案"制。"抽檢"存在監管漏洞,"備案"是例行公事,不出事不追究。

監管重點在房屋的基礎和主體結構。中觀上,建築和房地產行業五方責任主體採取自查自糾,分戶驗收。

五方責任主體因存在利益相關性,對於購房者來講,實為"五方責任一體"。自己的產品自己檢驗,在信息的完整、真實、客觀和準確性上,難免不被質疑。事實上,層出不窮的房屋質量問題,無不證明了缺乏第三方專業監督機構的體系是不健全和不公正的。

微觀上,各類房屋的質量千差萬別,同出於不同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之手。有些質量高,有的缺陷和瑕疵百出。而置業百姓在專業上多是"門外漢",加之建築和房地產業"五方責任主體"的房屋質量信息難以做到真正的客觀、準確和完整,新聞輿論監督也非專業出身,因此成為弱勢群體。他們連起碼的"知情權"都難以真正擁有和難以行使,別談如何維權了。

於是社會和置業百姓一方無不呼喚第三方的專業監督為自己服務。簡而言之,三級質量監管體系就是國家有關質量監管部門、建築和房地產業五方責任主體和業主所委託的第三方驗房機構,三管齊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信息才能相對稱、暢通,問題才能得到及時解決。

針對網友"雜誌主編許多餘"中國目前職業驗房師的數量和專業水平的問題,焦南博回答說,目前在國家人才網專業人才庫進行註冊的職業驗房師約有1500名,這些已經註冊了的驗房師本身絕大部分都出自於建築和相關專業,又經過了系統、專業的實踐和理論學習,並通過了相關的知識水平測試和實踐技能考核,同時,在實際服務中,又有作業標準和道德規範進行約束和僱主的評價回饋。至於社會上有一部分"民間驗房師",專業技術水準和實際服務的專業和規範性則無從考究。

網友"環球市場信息導報"問驗房師驗出來的房屋質量問題對業主維權有什麼好處?

焦秘書長回答說,業主正當有效的維權前提是維護自己的知情權,驗房師通過對房屋全面、系統的查驗,讓業主對房屋的質量狀況完全知情,以便為下一步的維權活動提供依據,所以說驗房對業主正當、有效維權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整個訪談各網友熱情、踴躍、積極的向嘉賓提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焦秘書長還對網友提到的"驗房流程"、"驗房報告的法律效力"、,以及"如何學習驗房師"等話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讓廣大網友對驗房這一新興行業和驗房師這一高端諮詢顧問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

嘉賓簡介:焦南博,中國驗房師管理協會秘書長、驗房師新職業建議書起草人及其概念定義者和《驗房師作業標準暨道德規範》主要起草人、房師傅驗房公司戰略發展首席顧問、知名人才研究與教育專家。

本次訪談得到,"大河網"、 "華龍網"、" 東北新聞網"、"湖北新聞網"、"華媒網"、"河北廣電網"、 "江西新聞網"、 "山西科普網"、 "雲南網"、"天津在線"、"新民網"、 "大公網山西頻道"、"焦點中國網"、 "九頭鳥評論"、" 長三角城市網"、 "昆明信息港"、"中國常州網"、 "中國大學生網"、" 三清山新聞網"、 "四川災後重建網"、"武漢新市民網" 、"荊州新聞網"、"長沙新聞網星辰在線" "中國預防腐敗網"、"膠東在線"、" 法治新聞網"、 "綏化新聞" 、"中國武進新聞網"、"威海新聞網"、" 東方窗口"、"中國教育在線"、"教育生態網"、"西部法制網"、 "中國企業新聞網"、"新浪城市聯盟太原站"、"騰訊大渝網"、"中外名人字畫網"、" 中國旅遊景區網"、"作家 作文"雜誌、"知音"雜誌、"城市白領"雜誌、重慶《時代信報》、"鎮江日報"、"泰州晚報"、"長沙晚報"、"世界報 "、"青年導報"、 北京"新快報"、 "科技報"、"重慶大學出版社"、"電子報"、"中聯社"、"中國食品質量報"、"中國企業報"、"華夏時報"、"華夏時報網"、 "中國改革報"、"環境與生活雜誌社"、中國社科院"環球市場信息導報"、"中新網金融頻道"、" 黔東南人民網"、"人民網圖說中國"欄目、"湖南益陽電視臺鄉村頻道"、"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保定電視臺"、央視數字電視《社會與法》節目中心、"河南電視臺"、"福建電視臺"、人民日報社《信息導刊》、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社會與法頻道等媒體的大力支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焦南博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