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訪華 突圍力不從心

奧巴馬首次訪華已經落幕。歐巴馬在東京踏進中國前聲稱,不想"圍堵"中國,但中共卻在歐巴馬訪華中對其處處"圍堵"。

《紐約時報》引述康乃爾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普拉沙德的話說,北京把歐巴馬訪華所有公開場合的"舞臺管理"做得滴水不漏,使其整體效果在為中國(共)的政治立場背書。《德國之聲》甚至質疑:歐巴馬被"和諧"了嗎?

歐巴馬此行最據爭議之處是其對人權的態度。歐巴馬在華至少有兩次提到人權普世價值,一次是在上海與學生對話時,另一次在北京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這固然表達了奧的價值觀,但外界對歐巴馬的非議集中在一下幾點:其一,歐巴馬對中共政權下的人權迫害三緘其口;其二,歐巴馬未像其他美國總統和西方國家領導人那樣接見維權律師或維權人士,或到教堂去用行動表示支持宗教自由;其三,對海內外中國民眾的呼籲或公開信置之不理;其四,對中共因其來訪而發起的清場迫害沒有回應。也就是說,歐巴馬至少被認為表現"不夠強硬"。

但歐巴馬團隊認為,奧在非公開會談(小范圍會談)中"毫無保留"。白宮東亞事務辦公室主任傑夫-貝德表示,歐巴馬在人權問題上對胡錦濤所說的話,是他從事美中關係工作30年來所聽到的最坦率之言。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說明民意並不認同與中共私下談人權或進行"人權對話"是有成效和起作用的。事實也證明,自2002年中美人權對話以來,中國的人權狀況每況愈下。中共真正害怕的,唯公開揭露其人權迫害。

其實,中共對歐巴馬來訪的對策就是,在核心的人權問題上寸步不讓,其他問題能不讓則不讓。因此對歐巴馬在接待上"盛情款待",功夫做足,但在關鍵的人權問題上做得很"絕情"。歷屆美國總統到來之前,中共一般會做一點讓步。但這次不但不讓步,反而限令關閉上海萬邦家庭教會和把北京守望家庭教會驅逐出租用場地。這實際上是中共當局在初步掌握了歐巴馬人權立場的底線後對其進一步的試探。如果歐巴馬默不作聲,中共就可斷定奧不會在人權問題上" 找麻煩",就可不留情面地對其"圍堵"。

歐巴馬此次在其他問題上取得的成果乏善可陳。除了在清潔能源和衛生健康等領域談到合作,以及美方4 年派出10萬留學生計畫外,在氣候變化、人民幣升值、制裁伊朗、朝鮮核武等既定重大問題上沒有突破,懸空依舊;在臺灣問題上甚至有所讓步,如在《聯合聲明》中只提"三個公報",不提《臺灣關係法》,並首次表明" 尊重中國領土與主權完整。"

自年初希拉里訪華明示不以人權刺激合作後,歐巴馬對華政策中的"人權因素"就敬陪末座。以前小布希訪華時,至少會在進入中國前隔山打炮。但歐巴馬卻拒見達賴喇嘛,對北京示好。歐巴馬啟程抵達亞洲訪問的每一程,都有對華政策新的表態,但無一觸及中共的人權問題。這實際上是放棄了一個強有力的籌碼。在中共眼裡,歐巴馬成了可以輕易"和諧"和搞惦的人物。這就難怪在伊朗和匯率等問題上,歐巴馬也屢屢踢到鐵板。

當然,不能說歐巴馬訪華完全沒有成果。在上海"青年學生"問答會上,歐巴馬突破重圍,強調了人權普世價值,闡述了信息交流對社會和政府的重大作用。儘管這些黨團員學生是領命而來,所準備的問題也都是上面圈定,大多數人拘謹得連笑聲都不敢隨意發出,但誰能說他們心中就沒有受到衝擊?歐巴馬作為政治家與民眾對話的形式會在這些人心裏留下深刻印象。

意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歐巴馬在訪華中也意外得到一次張揚機會。歐巴馬獨自撐傘走出飛機引起了巨大震動。有的民眾甚至以難以名狀的心情希望這就是中國的總統。新聞封鎖使中國老百姓聽不到歐巴馬講了什麼。對於見慣了腐敗驕橫的中共官員的百姓,這一幕遠遠勝於歐巴馬講了些什麼。

一個自己打傘走下飛機的形象博得舉國喝采。一個美國稀鬆平常的市政會議形式填補了民主的空缺。專制反襯出歐巴馬這次出訪的閃光點。

極具口才和"親民"能力的歐巴馬在中共全程管制下,無法接觸到真正的中國老百姓,畢竟萬分遺憾。據說中國老百姓除了關心"歐巴馬概念股"外,對奧的來訪並不在意。不替中國民眾聲張中國最缺的人權,即使走到民眾中,民眾也無興趣。

與克林頓和小布希的演說能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相比,歐巴馬所受待遇最差。這不是歐巴馬運氣背,而是當奧越不敢得罪中共時,奧的自由度就越小,小到只能在科技館踱幾個方步; 奧的口才影響力也越小,小到只能在"小范圍會談"中竊竊耳語。

歐巴馬要記取的教訓是:該出手時就出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天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