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12.1世界愛滋病日 高耀潔流亡出書愛滋病維權遭打壓

 2009-12-01 13:5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12月1號是「世界愛滋病日」,被譽為中國「民間防艾滋第一人」的高耀潔醫師,當天在華盛頓推廣她的新書。高耀潔於今年8月逃離中共抓捕,輾轉流亡到美國。她指出:中國愛滋病發病率每年遞增30-40%,而在中國大陸,一些愛滋病維權人士正繼續遭到當局打壓。

12月1號,高耀潔醫師在華盛頓召開記者會,推廣她的新書《血災:10000封信》。這本書2004年在北京出版,獲得全國「圖書大獎」,但由於揭露中國愛滋病災難的官方責任,而使發行受阻。此書被壓制4年後,高耀潔重新補充修改很多新的內容,最近由香港開放雜誌出版。

高耀潔今年已82歲,原是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上世紀90年代她投身於愛滋病防治,曾曝光河南賣血導致愛滋病急速傳播。她也曾走訪了全國許多村鎮,為愛滋病患者提供免費諮詢。在預防愛滋病方面,她個人投入了一百多萬元,印製宣傳品,照顧愛滋病死者遺孤等。

高耀潔被稱為中國的「德蘭修女」,榮獲國內外多項獎勵,2007年國際天文聯會將一小行星以「高耀潔」命名。

而十多年來,高耀潔卻一直受到中共的打壓,電話電腦被監控、個人行動被跟蹤,甚至被軟禁。曾遭受惡勢力的誣蔑、騷擾,連親屬也受到株連。

總部位於美國德州的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牧師,對新唐人記者說:「從希拉里國務卿2月份在北京會見她之後,她的處境急劇惡化,3月底左右法國使館通知她要領一個婦女人權獎,接著5月份電話就被切斷了。」

傅希秋表示:高耀潔當時還受到很多其他的壓力,「包括政府想逼迫以她的名義成立基金會,以她的名義組織幾個班子,寫愛滋病史等等,這些她都堅決拒絕。」

為逃離中共的抓捕,高耀潔被迫流浪。傅希秋說:「她說是‘朝不保夕,生不如死。’甚至跟我講到了說她手裡隨時拿著毒藥片,如果被抓到的話,她寧願選擇死亡,也要保全她清白的名聲。」

在對華援助協會的協助下,高耀潔帶著她關於中國愛滋病真相的三本書文稿,今年8月秘密輾轉抵達美國。

《開放》雜誌總編金鐘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現在中國愛滋病氾濫的情況非常嚴重,受感染的人數上千萬,而死掉的人上百萬,政府方面都不承認的。所以她就要揭露真相,因此她會在中國大陸遇到很多的困難。」

著名愛滋病防治和維權人士胡佳,多次遭到警察的拘禁和毆打,去年4月3號被中共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3年半。去年10月23號他獲得歐洲議會薩哈羅夫人權獎。

在今年世界愛滋病日前夕,愛滋病維權工作者、北京愛知行研究所所長萬延海,也遭到警察威脅。11月25號,來自河南的近40名愛滋病患者,集體到北京的衛生部大樓外請願,要求賠償和醫療保障,遭到公安抓捕,連4位幼童也不放過。

萬延海說:「因為他們這些人主要是過去輸血得病的人,他們在河南各個地方去打官司,不能立案,所以,到中央政府來求助,但後果往往很悲慘,政府動用警察抓他們。」

河南省政府自90年代以來鼓勵民眾賣血,作為振興經濟的「血漿產業」,促使許多非法抽血站紛紛成立,而且抽血輸血衛生惡劣,導致數以萬計的民眾感染愛滋病,當局一直封鎖消息。

河南愛滋病患者田喜是在96年輸血感染愛滋病的,11月25號請願被當地信訪人員帶到北京一間「黑監獄」軟禁。

河南愛滋病維權人士王小巧的丈夫,因工作受傷在手術中輸血感染愛滋病,全家生活無著落,王小巧多次上訪反被關押。

王小巧說:「縣委、縣政府、政法委、公檢法把我關了兩次,黨及政府無故地找理由,把一個大帽子扣在你頭上,把你拉進監獄,病人和孩子都沒有人照顧了。」

另一方面,中共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11月27號聲稱:截止去年年底,中國有74萬人感染了艾滋病毒。而且性傳播成為主要的傳播渠道。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表示:中國流動人口大約有兩億人,估計有大約5千萬人有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共同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愛滋病死亡人數已達到2500萬人,感染者總數為3340萬人,但新增感染人數比8年前下降40萬人。而2009年中國感染愛滋病新增4.8萬人,呈現高流行態勢。

高耀潔醫師指出:中共官方並沒有盡全力防治愛滋病,愛滋病在中國的發病率每年遞增30-40%。中國愛滋病蔓延的最主要途徑是賣血和輸血感染,感染的源頭至今還沒有斷絕。


来源:新唐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