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大會 30國密談也無果而終
在12月18日閉幕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等30多個主要國家代表試圖通過"秘密會談"引出協議,但各方只確認分歧依然很大就不歡而散。因此,在17日至18日的各國首腦會議上達成協議的前景也變得黯淡。另外,"海洋酸化 (acidification)"問題也浮出水面。◆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未能引出協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當地消息人士稱,丹麥政府於13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在外交部大廈秘密召開了由30多個主要國家代表出席的會議,但"只確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依然存在嚴重分歧就無果而終。"
該消息人士還表示,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會上大聲要求歐美等發達國家代表"你們先就(溫室氣體)減排量和驗證方法達成協議後,再追究我們的減排目標和驗證方法",表現出超出"外交發言"程度的直白面貌。
最終,當天的秘密會議只能確認根本性的對立關係。
各國原計畫在192國政府高層會議(16日)和峰會前想盡辦法引出協議,但最終未能如願。因此有悲觀分析認為,峰會中即將引出的協議可能不會提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財政援助和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值,成為"一紙空文"。
非洲國家首腦則乾脆表示不打算出席17日至18日的首腦會議。據英國《衛報》報導,非洲的一位談判代表表示:"發達國家在協議中加入發展中國家無法接受的條款,是非常卑鄙的行為。如果無法達成協議,非洲國家首腦很有可能不會出席。"
◆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已達極限
英國環境大臣希拉里-本於14日表示:"海洋變酸對海洋生物和人類食物供給形成了巨大威脅。"過去海洋一直在吸收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的50%,但如今二氧化碳處理能力已到達極限。二氧化碳在融入海洋之後形成碳酸,該物質會腐蝕魚貝類,對以此為食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另外,對以海洋生物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的數十億人類,也將免不了威脅。
今年9月聯合國也曾發表一份報告,稱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50ppm,將對海洋中的珊瑚造成致命威脅。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Dickson博士表示:"地球變暖須以微妙、複雜的方法進行測定,但不同於此,測定海洋變酸程度的方法比較簡單。"專家預測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比工業化以前增加了30% 左右,本世紀末海洋的酸鹼度將下降0.1。
本月13日下午3時50分,包括哥本哈根在內的世界主要城市的教堂響起了350次鐘聲。350這一數字,代表不會對地球造成氣候災難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極限值350ppm。許多科學家主張,隨著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50ppm,地球上的冰川開始融化,出現極端的氣候變暖。1958年科學家剛剛開始測定時二氧化碳濃度為315ppm,但目前歐美等承諾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為450ppm。
- 關鍵字搜索:
-
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