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開徵物業稅或加重百姓負擔
近日,一則「物業稅模擬評稅試點今年將推廣至全國」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報紙、網站的頭條,這則消息迅速引發社會熱議,並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地產版塊的走勢。
在我國房價日漸高漲的背景下,物業稅從其「破題」之日開始,一直備受關注,作為房地產調控的一大主要手段,看似漸行漸近的物業稅之「征」究竟還有多遠?這中間哪些複雜的問題待解?
物業稅,通常被稱之「不動產稅」或「地產稅」,是抑制房地產價格增長過快的一種有力的稅收槓桿工具,主要針對土地、房屋等不動產,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都要繳付一定稅款,而應繳納的稅值會隨著其市值波動而定。
事實上,物業稅在國外不少國家早已開始執行,不同國家的徵稅方式雖不大相同,但稅收收入基本都是當地政府財政收入、公共支出的主要來源,並且是遏制房地產投機、合理配置房地產資源的主要手段。
近幾年,我國房價日漸高漲,房地產調控呼聲不斷,僅依靠住房交易環節的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進行稅收調節已經不夠,在此背景下,物業稅這一字眼屢屢出現在國家相關政策文件之中,關於「研究開徵物業稅」的探索也逐步從理論轉至實踐層面。
從2003年起,稅務總局和財政部先後批准了北京、江蘇、深圳等六個省市作為試點先行單位,進行物業稅模擬評稅試點,2007年又批准河南、安徽、福建、大連的部分區域開展模擬評稅,擴大試點範圍。
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2008年曾表示,我國物業稅模擬評稅試點範圍在逐步擴大,物業稅政策性比較強,而我國地區間經濟發展差異大、房地產產權管理情況複雜,因此要在立法前進行更多的研究,從技術上為物業稅的開徵做好準備。
分析人士指出,物業稅的確應該盡快出臺,制定合理、有利的政策措施將對房價的非理性上漲起到抑製作用,並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儘管關於開徵物業稅目前業內已經形成共識,但開徵物業稅的相關政策措施一直不甚明朗,諸多專家也表示很難預測其出臺的具體時間。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徵收物業稅的確面臨諸多問題,例如,民眾是否認識與接受,相關法律法規是否完善,具體徵稅的技術支持與保障是否形成。
物業稅徵收成本較高,相關部門需要對房屋所有人名下房產的所有信息有著詳細的掌握,需要科學、合理確定每種房屋的估值數據作為計稅依據。要確定物業稅的實施細節,比如稅率、徵稅對象、免征額等問題,需要通過物業稅模擬評稅對房屋所有人進行摸底,收集資料來獲得數據支撐,從而做出判斷。
的確,物業稅改革關鍵在計稅依據的調整,以評稅價格作為計稅依據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據介紹,國家相關部門目前正在對按評稅價格計征物業稅的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並加強了與有關專家及國際組織的合作、溝通、聯繫。
此外,對於物業稅討論的一大焦點,就是土地出讓金的問題。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買房人在買房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向政府一次性交納了70年的土地出讓金,且是一次性交付,這些錢已經納入財政進行公共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與物業稅的徵收其實具有相通性。
開徵物業稅,的確應該考慮政策的銜接性。業內人士也指出,對於已經買房交納了70年土地出讓金的房主業主,是否需要在70年之後再交納,或者如何核定目前應該交納的物業稅也是需要明確的地方,這中間仍需要深入的研究。
物業稅的出臺的確需要很多配套政策與措施,也面臨一些阻力,但在具體政策制定中可以嚴格細化規定,例如對個人住房與第二套住房的物業稅應該有所區別,不要增加普通百姓的負擔,而對別墅、高級住房、閑置住房則可以實行高稅率等等。
- 關鍵字搜索:
-
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