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國太過強勢 美國開始硬起來
過去一年來,中國一再強勢對待美國,為全球經濟危機訓斥美國官員,幕後操控去年11月歐巴馬的訪中行程,在哥本哈根拒絕支持氣候變遷協議,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堅決反對美國的制裁伊朗提議。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今天分析報導指稱,歐巴馬政府開始對中國硬起來。一月29日美國宣布對臺高達60億美元的軍售,直接對準1972年美國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以來美中最敏感的外交議題重重一擊。
一方面在布希政府2008年才宣布類似軍售案,另一方面,此刻正值北京和臺北關係和緩之際,歐巴馬這麼快就宣布對臺軍售,雙重激怒了北京。中國專家說,中方立即強硬的反應,包括取消軍事交流,還宣布懲罰性制裁美國公司,顯示中國這次覺得燙到了。更何況美國宣布對臺軍售的同一天,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還公開訓斥中國,不肯在制裁伊朗核武議題上更強硬一點。
儘管政府官員對外口徑一致,提醒北京不要讓這個小小勃溪影響中美關係。不過也有一些官員私下透露,對臺軍售的時機以及要求對伊朗更強硬,都是有意對北京釋出訊息,中國不要以為歐巴馬會因對美國安全的關切及雙方既存協議,而對中國畢恭畢敬。
歐巴馬政府一名資深官員說, 「此舉是要確保外界不致誤會,我們會依自己的國家安全利益行事。」另一名也因這項議題的敏感性而不願具名的官員則明白表示, 「不同於前朝政府一直等到下臺前才軍售臺灣,我們早早就採取行動」。
但更大的問題在於歐巴馬的中國政策究竟要走向何方?以及這個新的強硬態度是否預示一個全新方向,且能達成過去一年柔軟身段所未能達成的目標?
除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如何處理美中關係是歐巴馬最大的外交挑戰。中國現在有的是錢,經濟大幅成長,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同時也是對美國越來越挑剔的貿易夥伴,並在國際影響力與經濟實力上成為美國的全球對手。
一位歐巴馬政府資深官員說, 「總統主張我們要跟中國維持一個夠成熟的關係,當雙方意見不合時,我們可以坦率表達並堅守立場;意見一致時,雙方則可以全力合作。」他堅持,選擇此刻宣布對臺軍售以及國務卿強硬表態, 「都意在展現美國的堅定立場,絕非毫無必要」。
柯林頓和布希政府剛上臺時,跟中國關係都很緊張。但是 「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外交政策主任克萊門斯(Steve Clemons)說:」歐巴馬政府甫上臺時則剛好相反。」他說, 「無論在經濟問題、氣候變遷、伊朗、北韓等議題上,新政府都需要中國。所以他們一開始想和中國翩翩起舞,問題是成效不彰。」
相對地,中國反打一巴掌。包括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上,歐美國家要求中國同意對排碳目標設立國際監督機制時,中國堅拒。中國總理溫家寶兩度指派部屬代表他和歐巴馬見面,許多外交人士視為中國刻意藉此羞辱歐巴馬。後來歐巴馬到處找溫家寶。當溫家寶和南非、巴西跟印度領袖們在一個會議室見面時,歐巴馬突然出現在門口,把他嚇一跳。美國和中國後來雖取得(碳排放)監控機制的妥協方案,但是整個事件讓歐巴馬政府官員非常不是味道,認為中國故意貶低歐巴馬,而歐巴馬也決心反擊,以重新彰顯美國權威。
對歐巴馬而言,宣布對臺軍售只是今年內諸多將觸怒中國案例中的第一件。部分外交政策專家認為,美國政府似乎刻意戮弄中國長期以來在主權議題上的罩門。
希拉里上月29日提到,歐巴馬很快會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為避免在歐巴馬訪問中國之前疏離北京,白宮官員去年夏天刻意延後他接見達賴的時間。
克萊門斯說, 「中國近來已經很有自信,唯一會抓狂的就是主權議題。所以任何跟臺灣和西藏有關的事情都會讓中國跳起來。」
除此之外,歐巴馬政府最近提倡網路自由,也造成與北京的磨擦。
但是美國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並無法改變歐巴馬在許多議題上需要中國合作的事實。除了努力控制伊朗的核武企圖之外,歐巴馬在相同議題上也需要北京一起對付北韓。
而歐巴馬上週發表的國情咨文宣布,計畫在未來5年內加倍美國出口。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必須說服中國讓人民幣升值40%,以使中國產品在美國更昂貴,並使中國人更買得起美國貨。
- 關鍵字搜索:
-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