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談中國:教育不能光治標不治本
中國中學生高考前的苦戰
「從去年7月20日開始,我們每個星期只有週六下午半天假,其他時間都要上課,都快累成「木頭人」了。」昨晚6時 30分,在增城新塘中學附近,該校十來名高三學生圍著記者訴起苦來。(據1月25日《廣州日報》)
看完新聞,相信很多人又會舊事重提,一是亂收費層出不窮,二是「禁補令」淪為一紙空文。我們不否認,這則新聞中的確給我們這樣的訊息,這兩個問題也一直是我們教育飽受詬病的緣故。
而事實上,這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很多隻是某些內在本質的外資表現,真正發揮作用的還在「內部」。如果我們只對這些表露出來的弊端加以糾正,無異於摔傷了只給人擦點藥,治好皮膚就可,真實的情況是內傷更應該治,可我們忽略了。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即使他們累成「木頭人」了,可是他們還是不得不去補課聽課,為何,因為高考擺在眼前,抓緊點時間總比再複習一年更好。
從老師的角度來看,他們也不想補課,他們大多寧願不要那所謂的補課酬勞,更願意週末好好地陪陪家人,休息休息,可是在校園內,就由不得他們,他們必然受到管制。
同樣的道理,學校也本不想補課的,你想想,一補課,學校得操心的事情多著呢!可為何都不願意補課的學校依然風靡地盛行著「補課」一說呢?
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校園再怎麼說也在教育這個「筐」中。既然在筐中,那就必然受到筐四方的限制,而這四方,也正是當前的教育機制。「一考定終生」這一機制就注定了只要你還想沿著正規的渠道向前發展,那麼你只有前進,沒有退路,稍微鬆懈就有可能被趕超,一趕超就有落榜的可能,一落榜就還得重新再來。
故在當前教育氛圍下,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自己,都恨不得每天24個小時都能學習,不知道疲倦那該多好!
事實上,我們一直以來也從事了很多方面的改革,譬如取消文理分科、取消奧數加分等等;也有過許多的措施,例如取消晚自習,禁止補課等,但大多止於「紙上談兵」。為何這些措施和政策都很難落實到位呢?因為這都是「皮膚」上面的文章,而真正生病的部分在「心臟」,你說這能治好麼?很明顯是不可能的。再怎麼折騰「皮膚」,最多讓皮膚光滑點好看點,但與治病本身大抵是沒有多大的益處的。
「對症下藥」「有的放矢」,這些最簡單不過的道理總讓我們的專業人士忘記,導致改變當前境況步履蹣跚。原因還在於他們不忍打破當前的利益網格局,好獲取更多的利益,可是,這利益裡頭,又有多少人「被自願」了?這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只有把教育的「筐」打破,「被自願」背後的公民權利才能不再受到阻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