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氣再熱下去 中國糧食產量可能受影響

 2010-02-17 11: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氣候區劃北界和糧食產量可能產生影響。

新華社引述「中國農業科學」期刊刊載的農業大學科研人員的研究成果,並做了相關報導。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過去100年全球地表溫度上升了攝氏0.74度,氣溫普遍升高尤以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最為明顯。

中國科學家曾依據各地氣象臺站建立以來到1980年的氣候數據,在1980年代中期完成了中國的種植制度氣候區劃。

研究指出,1981年以來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北界影響如何、種植制度北界變化對界限變化敏感帶的糧食產量產生什麼影響,受到中國科研領域和農業生產管理部門普遍關注。

研究結果顯示,與目前常用的1951年至1980年中國種植制度氣候區劃結果相比,1981年以來由於氣候變暖,在陜西、山西、河北、北京和遼寧,一年兩熟種植北界明顯向北移動;湖南、湖北、安徽、江蘇和浙江一年三熟種植北界向北位移明顯。

此外,在不考慮品種變化、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前提下,各省的種植制度由一年一熟改變為一年二熟,糧食單產平均可增加54%至106%;由一年二熟變成一年三熟,糧食單產平均可增加27%至58%。

研究同時指出,與1951年至1980年相比,1981年至2007年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和青海冬小麥的種植北界不同程度的北移西擴。

以河北為例,冬小麥種植界限的北移,可使界限變化區域的小麥單產平均增加約25%。

至於浙江、安徽、湖北和湖南雙季稻的種植界限也向北移動。單從熱量資源的角度出發,種植界限的變動將使江蘇、安徽、湖北和湖南糧食單產分別增加 13.8%、12.2%、1.8%以及29.9%。

專家認為,這一研究為中國農作物區域布局和結構調整、品種選擇及栽培耕作技術優化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来源:中央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