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由孫中山創建 卻被共產黨竊去……

中國人民大學,堪稱中國民主運動的搖籃,出產了諸多名人:林昭、林希翎、張志新、丁子霖、蔣培坤、魏京生、江棋生、劉賢斌、遠志明、任不寐……1985-1987年間,我在學生會宣傳部工作的辦公室是騰空的老圖書館的書庫,經常夜深了就睡在那裡。現在想起來,那地方居然就是林昭咳血的地方!當我去蘇州憑弔林昭墓時,不由得感慨愧疚萬分。

追根溯源,同盟會創辦的「中國大學」,才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的前身之真身。她開學於1913年4月13日並延續到1949年4月,創辦者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們——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等等,只不過在1949年被匪共「劫收」了並且砍掉了整整36年的校史,被歪曲為共產黨的「陝公」之後--洗腦灌毒的工農速成班,怎麼可能發展成為一所正規大學呢?

中華民國南北議和之後的1912年冬季,同盟會決定為培養民主革命人才,模仿日本早稻田大學,在北京籌辦「國民大學」,孫中山先生擔任校董會的董事長,宋教仁為第一任校長。但在預定開學的1913年4月13日之前,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遂由校董黃興出任第二任校長,並由彭允彞先生代行校長職務。 1917年,國民大學改稱中國大學。11年後的1924年,才有黃埔軍校。所以,國民黨故老相傳「先有中大,後有黃埔;一北一南,一文一武」。

中華民國第二次南北議和(張學良滿洲易幟)後的《中國大學十六週年紀念大會會刊》記載:辛亥革命的硝煙尚未散盡,「孫總理在這成功的失望當中,深知欲貫徹革命的主張,謀真正共和的實現,非養成革命的人才從根本上改造不可,於是和宋教仁、黃興諸先烈規劃進行,以樹百年大計。這時宋先生恰供職北平,又以北平為全國文化的中心,逐決計組織蒐羅學識經驗豐富的革命人才為導師,而宋先生則被推為第一任校長。籌備即竣——至是為時勢所要求的中大(中國大學),逐於民國二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了。」

中國大學初設四大部:大學部,下設文、法、商三科;專門部,下設法、商兩科;法政別科部;附屬中學部。在中國大學及附中的歷史上,汪精衛、馮玉祥、張學良、閻錫山等曾任名譽總董事;孔祥熙、孫科等曾任董事長。

1919年「五四」運動,中國大學的學生率先列隊參加,結果多數學生被打被捕,其中一些人被警廳關押了半個多月。後經姚撼校長與其他院校的六位校長聯名保釋放回。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大學遼籍學生曾組織了抗戰救國團,9月21日,中國大學召開反日救國大會。學生李兆麟從此奔赴抗日前線,與楊靖宇、周保中同志成為滿洲抗日聯軍的三位著名將領。

1935年「一二·九」學生運動中,中國大學學生會主席董毓華等率領學生隊伍越牆出校,湧上街頭遊行,最早來到新華門請願,在12月16日北平抗日大遊行中,董毓華和其他同學奪過水龍頭反射軍警。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一二 · 九」運動圖片,就是依據當時現場拍的這幅照片繪製的。1935年12月22日,北平學聯在中國大學逸仙堂舉辦血衣展覽,展出「一二·九」、「一二·一六」事件中各校受傷學生的數百件血衣。這是歷史的見證,是中國大學的光榮。

1935年,原北平設市後的首任市長何其鞏到北平中國大學校董會工作,並任代理校長。北平淪陷期間,何其鞏一心一意辦教育,堅決不任偽職,他與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合稱為在北平堅持辦學的三位著名大學校長。

1949年3月,北平再次淪陷,中國大學被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劫收」,改稱「中國人民大學」。校舍二龍路口袋胡同鄭王府,改為教育部的衙門。

釐清淵源之後,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友們應該記住,自己母校的真身是孫中山創建的中國大學,並應以此自豪!

本文留言

作者草蝦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