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寫真:比較美國與加拿大移民生活

最近讀到很多比較美國與加拿大移民生活,海歸中國與扎根加拿大的文章。感覺上都有點失之偏偶。無論是生活質量,收入仕途,住房出行,得出的最後結論都感覺生活在美國與加拿大有天瀾之別。很多作者都認為成為一個美國移民是令人嚮往的,生活在美國快樂無憂,有追求有理想,生活是富足的。大部分人都過上了中產以上的生活。而生活在加拿大是無奈的。去不了美國,歸不了中國,生活是有壓力有憂愁的,」錢」途與仕途都不看好,反正是比較灰色的。看了以後總感覺有點鬱悶。心裏有話,有不吐不快之感。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看多了,行夠了,才能真正的有客觀全面的比較與判斷。就拿美國與加拿大兩個最相近的國家來比較吧,現實真的是這樣麽?作為一個出國20多年,在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歐洲,加拿大生活,學習,工作多年的老移民來講,感覺加拿大不算是最好,(其實這個地球上又哪裡有人間仙境?)也算是最適合你我的國家!美國國力最強,但那與我們小老百姓的生活又有多少關聯?美國對我們中年技術移民,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始終認為除了冬天長,雪太多,加拿大多倫多對我們大部分人到中年,生活閱歷豐富,知天命的中國技術移民來講是最理想的第二故鄉,養老的福地。

當然我這裡講的是對一般意義上的中產移民。有國外學位,在大公司裡有個理想的技術崗位,工作輕鬆,拿個8萬,10萬年薪以上。如果您認為您是精英,還年青或者人到中年還不認命,精力旺盛還想大幹一場,那不但應該選擇到美國去,更應該到亞洲,到中國去。10幾年以前就有很多的老外中產在新加坡,香港,中國掏金了。因為那裡稅後收入高。但現在你去可能已經有點晚了。

下面讓我們從幾個方面把美國與加拿大換個角度做個比較。讓有緣讀到我這篇文章的加拿大移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感覺沒有這樣的鬱悶。心情愉快,有奔頭。因為不管你在那裡生活,心境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們應該把比較的對象對等一下。我們這裡比較的是兩國的中年技術移民。年齡在40,50歲,有國外學位,工作經驗。在大公司裡有較理想的技術崗位,工作輕鬆,拿個10萬,8萬年薪。因為移民政策比較寬鬆,加拿大比較美國而言,移民的來源肯定要廣一些,質量肯定要穿插不齊一點。如果我們把來加拿大的新移民(沒有外國學歷與工作經歷,來加拿大5年以內)與在美國的老移民(在美國10年以上。讀完碩士,博士,工作,等綠卡,幸運的都要6,8年以上)進行比較,就沒有太大意義。

其次,我們應該把大城市與大城市進行比較。如果比較紐約,波士頓就要用多倫多,魁北克。如果比較加洲,就要用溫哥華。我們不能把在德洲的一個小鎮的生活拿來與多倫多比。也不可以把卡加里旁邊一個小城的生活與紐約比。

實力:對同樣一個拿10萬年薪的中產技術移民家庭來講,美元的購買力肯定要比加幣強。得益於低廉的批發進價與龐大的國民購買量,再加上較低的消費稅,美國一般商品的價格要比加拿大便宜10%-20%。事實上美國相對家庭收入來講,是全世界日用品最便宜的國家之一。這也是每到假節日,很多加拿大人駕車南下購物的原因。但是,對於生活在加拿大大城市的中產技術移民家庭來講,特別是大多倫多地區,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去華人超市買。那裡價格便宜,選擇多。一般衣服,日常用品支出有限。我們很多人隔年回中國都會順帶買一些衣服和日用品回來。中年人,穿著上又不是太趕時髦。這些差價對10萬年薪的中產技術移民家庭來講,不算很大的負擔。大的東西像電腦,照相機一般等都可以去美國購買,順便遊玩。再大到傢俬,汽車。那都是5年,10年以上才更新的。加幣強時,也可以南下購買。

再有,生活在多倫多,我們可以享受很多價廉物美的華人服務。家政,接送,補習,裝修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華文報紙,中文網站到處都是。而這些同樣的服務在美國的大城市,價格要貴得很多。也沒有這樣全面與方便。

房子:房子是中產技術移民家庭最大的資產與投資。也是最大的負債。拿筆者工作生活過3年的大波士頓來講,金融風暴以前,好一點的學區4睡房,兩車庫 2000-2500方尺的獨立屋一般都要50萬美金以上。不要忘記那是至少30年以上,牆面很多不是紅磚的老房子。不像我們大多倫多,從公寓,排屋,或者從舊到新的獨立屋。可以有多種選擇。價格也可以從25萬到50萬以上的範圍。還有不同的養老院。另外,對於生活遠離老城區外的華人移民,大多倫多的生活設施要比大波士頓好並且方便。因為那裡華人的人口基數比我們少很多。我有朋友從美國過來玩還要去大統華買華洪的小籠包回去。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管你是住50萬的房子還是100萬的房子,如果你還有不輕的房貸,理論上你還是為銀行打工,你還有還貸壓力。你不可以長期沒有收入,你不可以抄老闆的魷魚。這一點從我認識的朋友裡面,感覺上加拿大的要比美國的生活壓力小一點。我加拿大認識很多的朋友,都已經或者基本沒有還貸壓力了。因為他們在這裡早拿到綠卡,讀完碩士,除非在大學或者研究院,很多不讀那個無用的博士。早安定早工作,早買房,早積累。不像美國,沒有身份,只能在校園裡讀學位,混身份。或者在一個小公司,拿著低工資,為了身份,委曲求全好幾年。錯過了美國低廉的房價期。沒有多的財富積累。在美國,我認識一個哈佛讀考古的博士後,人到中年了,一次在波士頓教會遇到他,看到他又背個很舊的書包。隨便問他:」又在讀書啊?」。 他無奈回答:」是啊,讀考古的博士後出來多時了,找不到工作,為了身份,又去讀一個本科電腦專業」。真得是無言。

醫療保險:這是個不得不提的話題。不管這裡的醫療體系多麽陳舊,只要你真的被診斷出有大的疾病,治療還是挺到位的。我們在這裡生活多年的移民多少都享受到全面醫療保險的好處。以後隨著年老,這個優勢將更明顯。而在美國,如果沒有工作,一個4口之家每月要負擔1千多美元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就是有全職工作,除了公司承擔的,你每月也要負擔好幾百的保險費。這點錢,足可以彌補你支出的每月的日常用品差價。還沒有談到我們人人有份的養老金。雖然不多,但也可以用來做補貼家用,旅遊,改善退休生活。

最後講一下心情。在多倫多,像我一樣出國多年有良性生活工作積累的中年朋友,大多都很享受生活。閑來種種小草養養花。有空出去旅遊。看看國內的好電視好電影,聽聽好的音樂會。經常相聚嚐嚐多倫多的美食。(這在美國很多大城市都有點奢望),唱歌打牌,鍛練身體。享受每一天的中西文化美好。很少去比較美國與海歸的」瀟灑」。中國有句古話叫」寧做雞頭,不做牛尾」。如果你在一個國家感覺生活得比大部分人好,你的心情一定不會太差。你的生活滿意度也一定很高。不像美國,讀書移民是清一色的過來路。仕途也是較單一的技術為主。你與隔壁的老張對門的老李沒有多大的區別。一套房子兩輛車,兩個孩子一條狗。特別是很多以為自己曾經是精英,經常與國內一批成功的同學朋友進行比較。在罵貪官奸商的時候,時時感到滿腔忿怒,無比失落,你的心情能好麼?

在多倫多我的中年朋友圈裡,不少都是各路打拼來的猛龍。有到其它國家拿好學位,讀完書。有在其它國家大公司的工作經驗,也有國內做生意然後移民過來的。在這裡有棄文從商的,有做金融的,有開店做生意的,有開公司,開診所的。如果你有料,行行出狀元。有人已經或者開始在加拿大,中國買投資房,度假屋或者為早退休進行錢生錢的投資。有了好的原始積累,好的生存技能。就會有良性的生活與心境。

好了,最後我要講的,無任你在那裡生活,心境是最重要的。享受你碗裡有的,不要整天去看人家鍋裡的美食。也不要去做太多無謂的比較。我們這個年齡,除了物質,還有很多其它的可以尋求。在這裡願所有的中年朋友,兒女成才,身體健康,家和萬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