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治理公款出國旅遊靠什麼?(圖)

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6月22日在其官方網站推出為期一個月的《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專項工作調查問卷》,向網民徵詢有關中國因公出國 (境)旅遊現狀的意見。

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並未說明如何使用調查結果

問卷由中共中央紀委「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專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製作。問題涉及制止公款出國 (境)旅遊是否會影響對外開放?因公出國(境)考察團組是否取得實效?出國(境)培訓團組效果如何等等。

調查還請網友就如何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提出建議。

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並沒有說明如何使用調查收集到的結果,以及是否將公布調查結論。

其來有自

近兩年來,中國政府就公款出國(境)旅遊公布了一系列禁令。

2008年底,中國財政部、外交部等五個部委局就印發了《加強黨政幹部因公出國(境)經費管理暫行辦法》。

2009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於堅決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的通知》,要求大力壓縮因公出國、出境的經費、團組數和人數。

今年二月,中紀委「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專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再度下發《2010年制止公款出國旅遊專項工作要點》,具體提出地區和市以下各級黨政機關因公出國人數要在上年基礎上壓縮10%。

國家預防腐敗局4月1日通報稱,2009年的《通知》發出後,全國黨政幹部因公出國(境)團組數、人次數和經費數,與前三年平均數相比分別下降了49%、45.5%和37.6%,節約經費16.31億元。

通報同時稱,同年中國共查處公款出國(境)旅遊案件165件,涉案人數634人,其中187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理,追繳涉案金額988萬元。

但從通報的案件看,受到處理的多是縣、區等一些地方小單位和國有企業。讓人懷疑制止公款出國旅遊是不是也「只打蒼蠅不打老虎」。

網民爆料

對中國普通老百姓和廣大網民來說,上面的《通知》、《要點》也許根本引不起他們太大的關注。但一些具體的案件,一經網上熱議,政府方面往往不得不出面查處。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2008年江西新余和浙江溫州兩案。

當時有網友稱撿到了兩地公款出國的詳細材料並公布到了網際網路上,從姓名、護照號到行程、開銷一應俱全。

江西新余的「赴美國、加拿大人力資源考察團」境外安排13天行程,只有一項公務活動,還順帶"考察"了夏威夷和賭城拉斯維加斯。

無獨有偶,浙江溫州的「二十三人赴美培訓團」的行程上也出現了夏威夷和拉斯維加斯,為期21天的日程只有四天的會見和培訓。

新余、溫州兩案的主要當事人受到了「黨紀政紀處分」,但未見有人因此受到刑事調查或者起訴。

老問題新特點

很難說2008年這兩起案例和2009年初中共開始治理出國旅遊是否有關聯。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有網友撿到有關資料,這兩個公款旅遊團顯然難以曝光;而且同樣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新余、溫州,還有其它市、其它州的出國「考察團」、「培訓團」沒有曝光。

公款出國旅遊和公款吃喝以及「樓堂館所」的鋪張建設一樣,是中共體制的老問題。但近年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擴大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各級官員公款出國的機會和名目也漸漸多了起來。連難以找到藉口歐美一遊的縣鄉級幹部也要巧立名目出境到港臺「考察」。

這些年海外華人,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新華人」數量的增加,從事行業的多元化,也給國內黨政機關和各行業出國「考察培訓」提供了方便的「地陪」。甚至有人專門經營組織國內公款出國游的生意,從發邀請、設計虛假培訓或者考察方案到申請簽證、當地交通、導遊、購物「一條龍」全包。最後裡裡外外皆大歡喜。

運動了!

治理公款出國「按下葫蘆浮起瓢」的背後有上述這些新特點帶來的監管難度,也有中國治理方式本身的問題。

從《辦法》、《通知》到《要求》,中國至少到目前為止搞的還都是發文件、搞學習的自上而下「運動」模式。離不開要求「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審批部門嚴格把關」的老套路,殊不知公款出去旅遊恰恰經常是領導帶頭,審批部門往往也少不了「利益均沾」,搭配一兩個名額。

新余、溫州兩案顯示了民眾監督,特別是網上輿論監督的力量。現在雖然還不知道中國的預防腐敗局將如何使用這次網友問卷,但把問題提給網民至少是一個進步。

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網站上沒有直接的公款旅遊舉報鏈接,但網民仍可以寫郵件向他們進行舉報。

靡費公帑是中國社會的千年老病,也往往和腐敗交織導致了一個又一個王朝的瓦解。毛澤東當年曾經對知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中共找到了避免興亡規律的新路——民主。但時至今天中國的民主不增專制不減。

治腐敗、治公款出國,靠的也只能是民主和監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樂安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