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世博,只為拍下一個孩子的渴求

幸福的定義是什麼?人人都要想要獲得幸福,可是真正幸福的人又有幾個呢?愛因斯坦說過「只要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紙醉金迷、聲色犬馬誰不喜歡?可是,每次看到孩子們那純樸的笑容和敬仰的目光,我便會深深的鄙視曾嚮往物慾生活的自己。

偏遠地區的孩子很單純,也很閉塞,因為環境和條件都十分有限,他們唯一能獲得知識的渠道便是書,而老師在這裡的意義就更顯重要。不像城市裡的孩子崇尚個性,支教地區的孩子都很乖巧,對老師都懷著一種特別的崇拜目光。曾和同來的一名志願者聊天,說怎樣才能夠讓這些孩子也感受下外面的世界和生活。5月世博會在上海剛開那會兒,有個學生寫信問我:什麼是世博會?世博長什麼樣子?能吃麼?(當地餑餑是可以吃的)剛看的我覺得有些好笑,而後又有些無奈,最後覺得很難過。難道我就不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嗎?

回想起曾經走過的每一個支教的地方,孩子也大多如此,曾經有孩子偷偷用不知道哪裡借來的手機給我發過:天冷了,多加點衣服。早點休息,別熬太晚。還有走上幾里地去同學的親戚家打給我電話問候的振威……孩子的情感很單純,單純到兩次電話的時候,我不知道說什麼?只有挂掉電話之後的淚水。孩子們的渴求也很簡單,簡單到在他們眼裡這都是遙不可及的願望,「叔叔,每次看你寫字都好認真,我們以後就叫你粉筆叔叔吧,那樣看到粉筆字我們就會想到你」,「粉筆叔,下次可以多帶幾本書麼?」,「粉筆叔,我們想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是不是也是天黑了唯一的亮光就是星星。為什麼我有大眼睛,卻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星星比這裡的亮麼?為何很多大孩子離開了就不在回來」……

如果我是一個百萬富翁,我會盡量去滿足他們的每一個渴求。但對於平凡的我來說,一年年的去參加支教,一年年的夢想走完每一片需要我去傳播知識的地方,是我的渴求,我的夢想,也是我畢生能做的全部。

最近,有同事和我說:走,我們也去世博吧。每天拍一張,拍下一個世博,拍下一個孩子的渴求。這是我們能給的,手上的幸福。

最後發2張孩子的圖片:

支教離開的時候,孩子們忍著淚在給我寫留言......

孩子樸實的願望,夢想中透著責任。希望他能夢想成真。

最後,我今天的第一張圖:中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