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古代成語故事:害群之馬(圖)
我們比喻一個人危害集體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時,會說他是「害群之馬」。該成語出自《莊子·徐無鬼》: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它的出現,與古代五帝之一的黃帝有關;其故事發生地,就在新鄭市的具茨山(現已改名始祖山)。
黃帝,姓公孫,因生於軒轅之丘(在今新鄭市北),故曰軒轅氏。黃帝是公認的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而有關害群之馬的故事,就發生在他一次外出造訪的路途中。
《莊子·徐無鬼(三)》記載:有一天,黃帝偕方明、昌寓、張若等七人,乘車前往具茨山訪問大隗,途經襄城地方,迷失了方向。此時,恰遇一位牧馬的小孩,於是七人便問路於他。問:「你知道具茨山這個地方嗎?」牧童答:「知道。」又問:「你知道大隗在什麼地方嗎?」牧童回答:「知道。」黃帝說:「你真是個不同尋常的小孩啊!知道具茨山,也知道大隗之所在,那麼能問你治理天下的事嗎?」牧童回答說:「要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來這裡遊逛一樣,未必要作什麼事吧!我小時,常在這四方之內遊玩,豈料得了視物模糊的病。有位老人教我說:‘你應白天到襄城郊外轉轉玩玩。’結果我的病差不多好了。今天,我又要去四方之外的地方去游耍了。治理天下不過如此而已,我又何必做其他事呢!」
黃帝說:「治理天下,確實不是小孩能幹的事。雖然如此,我還是想問你如何治理天下?」牧童避而不答。黃帝再問,牧童說:「難道治理天下,和我牧馬有什麼不同嗎?不就是除去害馬而已呀!」對於牧童的回答,黃帝非常滿意,在再三謝拜之後,稱其「天師」而去。
後來,由小童「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一語,演化成語「害群之馬」。原意為治理國家,猶如放牧馬群,要將「害馬」即劣馬、壞馬、病馬除去,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得以治理,社會才能得以安寧。
- 關鍵字搜索:
-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