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實行徹底的制度轉型 污染才可能得以根治

兩德統一後十年,幾位關心環境問題的中國人訪問了前東德地區。專程趕來向他們介紹情況的夏爾乃先生是一位作家,嚴格地說是一位前東德的異議作家。因為他密切 關注環境問題,並繞著彎、打擦邊球地寫文章,要把環境污染的嚴重情況告訴人民。而當時的共產黨政府把真實情況定為國家機密,禁止公布數據,發表評論。

前東德把經濟增長置於環境保護之上,聽上去很像發展是硬道理。在前東德,產品價格不含污染成本。因為污染成本全都轉嫁給民眾了。既然如此,不污染白 不污染。這也跟中國的現狀相似,聽起來很熟悉。共產黨垮臺之後,東、西德宣布統一。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東德的污染問題嚴重得簡直超乎想像,大部分的河水受 到廢水污染,土壤被毒化;將近一半的森林已經死亡、或者處於垂死狀態。

當然這不僅僅是一個東德的問題。在其它前社會主義國家同樣嚴重,甚 至更加嚴重。在波蘭,四分之一的土地已經不適於耕種。貫通華沙的維斯杜拉河已經變成了一條毫無生命的廢水道。而且在波蘭幾乎所有河流的河水都不再適於人類 使用。其中50%的河水,其毒性之重、甚至不適於工業使用。

在前蘇聯,有102個城市的空氣污染已經超過安全標準十倍以上。大量的河、湖遭到工業污染。世界第一大湖裡海既被污染又急劇萎縮。大規模調水工程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造成新的貧困和荒涼。

新上任的捷克總統哈維爾在演說中悲嘆:祖先留下的土地,如今堆滿了工業廢料,捷克已成為歐洲最惡劣的環境。

讓 我們再回到東德。環境專家們制訂了一個緊急計畫,要求立即拆除成百上千設備陳舊、污染嚴重的工廠,檢查大約一點五萬處有毒廢料的傾倒場地。據這些專家講, 這是一項艱鉅的工程,其規模就好比經過一場化學戰爭之後重建一個國家,費時大約要十年,花費要數十億馬克。這是當時的估計,後來花費的資金十倍不止。

幾位關心環境問題的中國同胞所訪問的貝特弗爾德市,156座化工廠就關閉了120座,還得要拆除,總投資50億馬克。也就是說原來估計幾十億馬克解決整個東德污染問題,事實上也就只能處理一座城市。

拆除貝特弗爾德市這120座化工廠相當麻煩,不僅要處理數百萬噸的建築材料和廢鋼鐵,有些廠房還要包裝起來拆,怕拆除過程中擴散污染。拆除了廠房還不算完,還得消除殘留污染。

生產合成纖維、殺蟲劑、洗滌劑、塑料、橡膠等產品,需要使用大量的氯。氯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汞的傳導作用和催化作用。一部分汞就隨廢水排放了,殘留在土壤中,或滲進地下水系。

中 國訪客們參觀了一個氯廠,然後寫道:拆除費用3千萬馬克,廠區內的石頭都含汞,附近為修鐵路,挖到成片的汞。為清除廠區土壤中的毒物,正準備挖地3米,挖 出的土壤每立方米需要4千馬克的處理費,折算成人民幣大約是18000塊錢左右。如果真的掘地3米,那處理每平方米地面就需要耗資5萬多人民幣。

由於採取了一系列不計代價、不惜工本的根治措施,十年以後,貝特弗爾德市環境明顯得到改善。兩德統一以前的1989年,排放到空氣中的污染物總量是8萬多 噸,十年以後僅僅是1千多噸,減少了將近99%。廢水每天的排放量89年是20幾萬立方米,十年以後是不到2萬立方米,削減了90%以上。最值得稱道的是 汞的排放量減少到1.3噸,只佔十年前的萬分之四。曾經被稱為全歐州最髒的貝特弗爾德市,現在已經告別了污染,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前東德的治污之路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只有實行了比較徹底的制度轉型,污染才可能得以根治,制度是繞不過去的。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

本文留言

作者鄭義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