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3個大城市空氣質量下滑
中國環境保護部發言人陶德田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113個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0.3個百分點。
陶德田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113個大城市的空氣質量2005年以來第一次出現惡化,不可吸入顆粒濃度有所上升。
美國德拉華州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工程師高放博士表示,就他親身體驗到的情況而言,北京的空氣質量這兩年好像有所改善,但是其它一些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卻在下降:
「空 氣方面因為我在這個方面工作,所以我回國也是蠻注意這些方面的情況。中國這方面的報導官方的數據實際上我也聽說過,國外也報導。總的來講,我自己的感覺是 這樣。前幾年回國覺得空氣特別是像北京空氣質量是不太好,最近一兩年回去覺得北京還好,是有所改善,去年、今年我回去至少是藍天、白雲是能看見了。但是從 全國來講,這些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總的來講,我本身自己的感覺,我不是說看了數據說話,我自己的感覺是在下降,就是說很多城市空氣的質量是不太好。局部地 區的天氣、氣候就是說惡化,這也是影響了最近這些年。當然像內蒙那邊沙塵暴的這些發源的這些地區植被破壞也是一個原因。」
環保部發言人陶德田26號在向媒體通報相關情況時也表示,中國「 酸雨污染仍然較重。監測的443個城市中,189個城市出現酸雨」。高放博士表示,酸雨主要是燃煤過多而又沒有防污措施造成的:
「酸 雨實際上主要還是中國的能源結構問題,因為中國的大部分能源,所謂能源就是比如說電廠呀還是燒煤,燒煤呢中國自己境內的這個煤,總的來講質量不是太好,它 含硫量比較高。它排放就排放二氧化硫。這個二氧化硫一直解決不了。美國現在大概是70%吧,也就是說2/3多的電廠也是在燒煤。它有好質量的煤,它也有不 好質量的煤,但是它控制得比較好。它一個電廠它脫硫,從煤這一塊兒來講是先脫硫再燒,或者是燒了以後排放的時候,我不讓這個二氧化硫排放出去,在排放之前 把它去除掉,這都是辦法。這些技術你要引到中國去這是蠻貴的。」
高博士指出,中國在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兩者之間的權衡處於兩難境地:不保持一定的GDP增長率,就會造成社會問題,而GDP增長率上去了,就難免造成更多的環境污染;唯一的選擇看來只能是邊發展,邊治理:
「我 們要搞建設,經濟要發展,在搞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特別是中國現在就是搞基建還有汽車,確實都是污染源。你越搞汽車賣得愈多,大家開得越多,排放的這種污染物 也越多。所以空氣質量就會進一步下降。怎麼做?這確實對中國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你不搞經濟,不讓老百姓買汽車,你不發展汽車工業,這個經濟上不去,你發展 了就要造成污染,GDP這個問題這裡面不只是一個GDP經濟的問題,這裡邊有一個中國的社會穩定問題。這個GDP跟失業率是相關的。像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 家,你看到它的經計量很大,但中國還有很多地方相對來講非常落後。所以現在實際上中國經濟,我自己看就說發展上稍微有一些不太平衡。就是說沿海一些大的城 市發展得很快。但是落後的地方還是蠻落後的。經濟我想發展還是發展,不發展中國說話不算數。怎麼講呢?也只能說邊發展邊控制吧。你比如說汽車最近是這樣, 汽車越來越多,現在國內也比較重視搞這個新能源汽車,像電動汽車,或者是混合型汽車呀都在做嘛,另外小排量汽車。這些都會起到好的作用吧。」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博士表示,中國113個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雖說只減少了0.3個百分點,但仍是一個壞消息,他說,中國政府有關環境治理的政策沒有真正落實:
「這 個雖然聽上去下降了0.3,聽上去不是太多,但是就中國本來已經達到的這個污染的程度呢,在這個程度上再往下走,這個問題就是比較嚴重了。說明是不是採取 了那些治理環境的措施?或者政府的相關的一些政策是不是還沒有到得到有效的執行?還沒有貫徹下去?那麼這個就是一個不好的消息。那麼剛剛說它造成的原因我 覺得工業的污染當然是一個比較大的原因。不過,光是對空氣的污染,對於其他方面的水呀、土地呀這個方面都有非常嚴重的情況出現。所以我覺得中國政府應該對 環境的治理應該非常關注才行。我相信他們也是有一些政策的。而這些政策呢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
彭博社的一則消息說,隨著中國以燃燒更多的煤炭和石油來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提供能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今後二十年中預計將繼續增加。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