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申遺費十幾億元去了哪兒 (圖)


中國丹霞地貌景區

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等六個丹霞地貌最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遺」花費的資金總額達十幾億元人民幣,這些錢到底花在那裡,引起外界莫大興趣。根據南方都市報的報導,原來申遺費用最多用在基礎建設和拆遷方面。

報導引述中國丹霞地貌申遺專家組組長、中山大學教授彭華說,經過粗略估算,中國丹霞地貌申遺的投入是十幾億元,主要花的「大錢」有幾個方面,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景區綜合治理。此外還有幾筆小錢,主要用於申遺過程中,包括景區內步行道修整和標誌系統的新建和改建等。而就申遺工作本身的花費,包括規劃編製、研討會、論證會、國際諮詢、公共活動等費用則比較有限。以貴州赤水為例,僅花費了400萬元。

彭華說,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包括了道路改線和擴建、景區「三線下地」和衛生設施建設等。比如崀山的一條過境公路從景區內遷出,花了1.5億元。而在配套設施中,包括了博物館、遊客中心、管理中心、監控中心和各種監測設施等。比如丹霞山、龍虎山都新建或擴建了博物館。

至於景區綜合治理,主要是拆遷景區裡不合理或有礙景觀的建築和各種服務設施,搬遷核心區內不適宜發展或有礙發展的村莊,景區內設施和村莊的整治改造等。比如丹霞山「申遺」的總投入是1.2億元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就用在拆遷上,拆了景區內的8座賓館等。湖南崀山拆遷、改造村莊民居4000多間。

由於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要求「中國丹霞」地貌景區不得擅自隨意提高門票價格,景區是否有能力償還申遺的貸款,又成為問題的焦點。

彭華對此有所解釋,他說:「事實上,景區靠門票提價來增加收入是短視的。」彭華說,在整個旅遊消費裡,門票只佔10%至15%,大量的消費花在吃、住、行、娛、購上。門票提價與收入的增加並不成正相關,甚至還可能產生負面效應。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等景區表示,短時間內並不打算通過門票提價來增加收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景區就無法償還貸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