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駐美官員:美對臺軍售回歸常軌

駐美高階官員今天表示,美國以往對臺軍售皆受限於「整批公布」模式,這次美方決定循正常軍售週期出售兩項裝備,顯示對臺軍售可望逐步走回常軌。

官員指出,此次軍售仍難以估算確定金額,「但總計一定超過1億美元」,因為必須通知國會的軍售案,單件金額一定在5000萬美元以上,兩件合計至少會有1億美元。

另外,臺灣這次採購選擇以直接商業銷售制(DCS),而非之前常見的外國軍事銷售制(FMS),官員表示,主要是臺灣很瞭解兩項雷達,因此決定採用自由度高、速度比較快的DCS制。

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8月19日的記錄顯示,國務院當天登載3項DCS制的軍售通知,與臺灣有關的2項是在8月10日通知國會的「休斯空防雷達與空防系統」(HADAR)與「GD-53多功雷達」。

HADAR部分,包括中期運作、維持、安裝、測試、訓練與修復所需的組件與服務,最終使用者為臺灣空軍。GD-53多功雷達則供IDF經國號戰機使用,最終使用者為臺灣國防部。

官員向中央社表示,美國在過去對臺軍售時,越來越傾向整批公布,意即個別軍售項目完成行政作業後不會立即宣布,等總金額達到一定數量後,才一次對外公開。

但此種模式並不符合美國正常的軍售週期。官員表示,類似以色列或美國其他盟國,軍售案都是作業完成即通知國會,然後在聯邦公報或政府網站對外公開,很少像臺灣這樣整批處理的。

官員指出,歐巴馬政府今年初宣布對臺軍售時,仍依循整批公布模式,但所處理掉的項目都是前任小布希政府所留下的舊案,不無清倉的用意。

官員強調,這次美國行政部門決定回歸正常軍售週期,固然有自身考量,但對臺灣來說是件好事,代表對臺軍售可以邁向正軌。

官員表示,美方決定回歸常軌,原因之一是整批公布的「能見度太高」,引發的政治效應反而更高,不如回歸常態處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