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網路上走紅的一個「被」字獲得很多人的共鳴,最近虜獲不少人心的則是一個「偽」字。前者說的是工資「被增長」、聽證「被代表」等等,後者說的「偽 中產」、「偽幸福」——表面光鮮的中等收入群體,很大一部分卻是「房奴」、「車奴」、「卡奴」等「眾奴」加身,再加上「短腿」的社會保障、高強度的工作、 煩心的子女教育,使他們對生活壓力的感知越來越敏感,「‘偽中產’的‘偽幸福’」的感嘆,既是部分中等收入人群疲於奔命的現實寫照,也流露出他們的無奈和 期盼。
什麼是「保民生、促和諧」?我想,正視中等收入群體的「偽幸福」,科學測算他們的可承受能力,並減輕他們的重負,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這是「保民生、促和諧」必須做好的一門功課。
最近,各地公共產品價格上漲的聽證會正在緊鑼密鼓。不出意外的話,估計我們又將聽到「漲價在居民可承受範圍內」這樣的套話。至於是不是科學測算過居民的可承受範圍,不得而知,否則怎麼公眾感知到的壓力和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總是相差甚遠呢。
聽上去,我們的中等收入群體夠龐大。根據亞洲銀行近日發布的報告稱,就絕對數量而言,中國的中產階層為8.17億人。許多人的感受是「一天吃兩個盒飯也被 中產了」。不過,根據亞行報告,中產階層是指日均消費2美元~20美元的人群,稱中國的中產群體中有3.03億屬於「底層」,經濟狀況略強於貧困人群,一 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機,很容易重新陷入貧困。
再看國內專家的報告。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前不久聯合發布的報告認為,目前北京中產家庭平均月收入為10007.96元,所佔比例已超 過40%,約540萬人,高於23%左右的全國平均水平。在這其中,約有 30% 處於中上層,有70%處於中下層,面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
之所以提及這兩份報告,是想說明,我們不能被表面繁榮的 「中產」兩個字晃花了眼,中產也有三六九等,如果只看到他們有車有房,卻看不到這個群體揹負的苦澀和重負,那麼可能再加一根稻草就能將他們壓垮。比如像北 京一個所謂的「中等收入家庭」月收入1萬元,顯然享受不到住房保障,如果購買四環內的一處1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需要300萬元。這樣的中等收入家庭看 上去很美,卻生活得並不輕鬆,套用時下的熱詞,算是一種「偽幸福」。一旦子女教育、醫療、老人等任何一個環節有麻煩,這樣的「幸福」估計連 「偽」都成了問題。
- 關鍵字搜索:
- 中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