癟錢袋下的高物價(圖)
漲價,中國農產品的漲價已經成為四季度沒有懸念的預期。
現在的問題是,漲多少?
正是水果的收穫季節,山東煙臺的蘋果已經一路飆漲,有的紅富士估算一下已經5元錢一個了。如果按照7月份全國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月總收入 998.53元計算,中國人均一個月的收入可能就夠買200個蘋果。蘋果的價格從2塊多一個漲到現在的5元一個,也就是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為什麼越是收穫季節蘋果的價格反而上漲了?
有關部門的解釋是:今年是蘋果的小年,減產20%。
減產20%,為什麼價格卻翻了一倍多?產量的小年卻成為天價蘋果的大年。沒有人能對這種成倍上漲做出更有效的解釋,但是前來收購的,前來躉貨的人卻是越來越多。是投機麼?是蘋果耐儲藏的特點讓這種投機的壓力比較低麼?
不管怎樣——「蘋什麼」?正成為「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軍」之後,百姓餐桌上又一個開始飆升的農產品。
如果說此刻的蘋果價格還有些讓人看不懂,那麼白菜價的上漲就有點無厘頭了。中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壽光,進入10月,白菜價格短短十幾天上漲了近 40%。10月22日,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稱,韓國大白菜價格已經降低了1/3左右,其「泡菜危機」正在過去。中國的白菜卻開始一輪新的飆升。
市場給白菜上漲的理由是:上漲預期。
預期,多麼玄妙的說法。白菜的4成的上漲預期怎麼聞都是一股投機味。不過這個價格的預期並不會有多堅挺,這就和豬肉一樣是有關部門可以強力調控並監督的幾個品類。
不過棉花的上漲,相關部門的調控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8月初至今的兩個多月內,國內棉花價格上漲超4成,以每噸2.8萬元的現貨價格創下10年來的新高。從100萬噸國儲棉的拋售價格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樣的上漲:8月10日開始的國儲棉拋售於10月20日順利結束,拋儲初期成交均價為1.8萬元/噸,末期成交均價漲至2.5萬元/噸,僅兩個月的漲幅就達39.6%。由於棉花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致使生產出來的皮棉和棉紗也不得不上漲,但下游企業卻幾乎沒人敢接盤,目前,棉花正面臨著一種有價無市的局面。
在棉花的投機人群中,溫州客是一群活躍在新疆棉田的人。這群曾經將各地樓市炒的風生水起的人,正瞄準著白花花的棉花。這群熟悉市場脈搏的人認定:今年上半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22%,出口金額已經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在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內銷市場同比增長24%。
但在需求回暖之際,棉花的供給量從2008年至今連續3年減少。過去兩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97萬公頃,去年更是大幅減產將近15%。今年的種植面積雖與去年持平,但是由於災害天氣頻發,今年市場的棉花缺口在300萬噸,以至於100萬噸國儲棉的拋售並沒有緩解目前的棉價。
供需和剛需在價格面前尷尬地游離著。
此刻進口大豆的價格再度上漲,這已經是第二輪的上漲了,連超市的食用油也漲聲響起了。天氣因素帶來的大豆價格上漲,讓「油你玩」成為無可厚非。不過,接下來大豆上漲的再發力,將直接影響到畜牧產品的價格,也就是說很快豬肉又該漲價了。
在連續23個月的CPI上漲之後,處罰幾個綠豆商打掉一個張悟本確實難以使投機者被殺雞駭猴。此刻,與其過多關注有關政府打擊投機不利,還不如說公眾要有清醒的通脹意識。再加上央行突然加息,四季度的通貨膨脹仍將繼續,天氣會是一個最直接的官方解釋,但是投機者們早已聞到了血腥味,他們還將「撕咬」 這種缺口。
正如那句古老的諺語:颱風來了,豬都會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