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捍衛新聞自由 告誡同仁「報有報格」(組圖)
他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最大的報界企業家,在民族危亡的歲月裡,他的辦報思想與實踐充分體現了中國新聞工作者剛正不阿、秉筆直書的戰鬥精神。他曾告誡報社同仁:「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三格不存,人將非人,報將非報,國將不國!」
《申報》是中國近代一份赫赫有名、影響深遠的報紙,在其近百年的滄桑歷史中,原《申報》總經理史量才為它的發展直至輝煌鼎盛做出了重要貢獻。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家修,祖籍江蘇江寧縣。他從小接受傳統教育,戊戌變法後,受維新思想影響,放棄科舉。1905年,他與黃炎培等發起組織江蘇學務總會。1907年,為反對清廷向列強借款筑路,史量才參加了江浙兩省紳商拒借外資保護路權運動。1908年任《時報》主筆。辛亥革命爆發後,史量才結識了上海的革命黨人陳其美等,參加響應武昌首義、謀求江蘇獨立的活動。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與袁世凱議和期間,他參加了南北議和的協商工作。
親眼目睹辛亥革命失敗的過程和政權的嬗變,史量才逐步看清了反動軍閥和流氓政客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的真實面目,對革命抱著滿腔熱忱的他感到十分失望,從此把主要精力轉向新聞事業,試圖通過社會輿論力量來監督當局,激濁揚清。
1912年9月,史量才在張謇、趙鳳昌等人的支持下,接辦了當時已虧損數年、發行量只有7000份的《申報》。為擺脫慘淡經營的局面,史量才首先贏得江浙資產階級資金上的投入,接著起用張竹平、馮子培、王堯欽等管理人才,對《申報》逐步實行現代化、企業化管理。同時,史量才以超前的眼光積極開拓廣告業務,大大增加報紙收入,並以敏銳的經商頭腦分析市場行情,適時囤積廉價紙張,降低生產成本。由於經營有方,《申報》在短期內面貌便煥然一新,業務逐漸增長。1916年,史量才收購了合資人的股權,獨家經營《申報》。
現代化報紙的最大特色,一是銷量大,二是傳遞消息快,這就需要大廠房與現代化的印報設備。為改變《申報》原有的極為簡陋的館舍及條件極差的設備,史量才不惜承受經濟困難的壓力,致力於印報技術的現代化。1918年,他用70萬元新建了一座共5層100多個房間的大廈作為《申報》的館址,並從美國購進兩臺新式印刷機投入生產,其速度與4臺普通印刷機相當,可同時印報18張,每小時印報3萬餘份。其他如鑄字機、紙版機、鉛版機、制銅版機和鋅版機等亦全部加以更新,《申報》成為當時全國設備betway体育手机网 、最完善的報紙。1922年11月,英國報界鉅子、《泰晤士報》的主人北岩勛爵來到中國,驚嘆世界上唯有《申報》及《泰晤士報》有此現代化的規模與氣勢。
在改善技術設備、創新經營理念的同時,史量才還不拘一格、不惜重金,網羅人才為《申報》服務,如聘請進步作家黎烈文任副刊《自由談》主編,刊登茅盾、巴金、郁達夫、魯迅等著名左翼作家的文章。僅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就發表了魯迅140多篇戰鬥性很強的雜文,使《自由談》吸引了眾多讀者的關注。劉海粟因「模特事件」落難巴黎時,也被史量才聘為《自由談》特約通訊員,每月酬金百元,這是當時《申報》的最高稿酬。在得知陶行知從日本回國後,為了將科學知識普及到勞苦大眾中去,史量才不僅資助他十萬大洋,聘其為顧問,而且讓他住在自己家裡,共商《申報》改革大計。人才濟濟的《申報》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史量才的銳意改革、苦心經營下,進入20世紀20年代後,《申報》的發行量急劇上升。與此同時,還連續出版了《申報月刊》、《申報年鑑》、《申報叢書》和《中國分省地圖》等書刊,讀者面不斷擴大,報社資金積累亦成倍上升。1912年史量才等以12萬元購得《申報》,到1938年,《申報》僅有形資產就達150萬元,成為當時全國發行量最大、擁有讀者最多的報紙之一。
以《申報》為基礎,史量才不斷拓展業務範圍。1921年與南洋僑商合辦中南銀行;後又集股創辦民生紗廠;幫助擴大五洲藥房,協助復興中華書局;1927年經辦《時事新報》,之後購得其全部產權;1929年從美商福開森手中收買《新聞報》大部分股權,一躍成為上海乃至中國新聞界最大的報業集團,史量才本人也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報界企業家。
- 關鍵字搜索:
-
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