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畢業生干本行的越來越少

文科生不選擇與專業對口的職位,是興趣使然,還是現實所迫?日前,復旦大學發布的《2010復旦就業行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顯示,依據近幾年各院系畢業生就業實際流向的統計分析數據,文科畢業生的職業選擇與專業相關性越來越低,尤其在人文類基礎學科如文史哲等專業上,畢業後,從事與專業對口職業的學生甚至不到一半。

在很多文科生看來,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人人網上就 有一條狀態被許多文科生轉發:「上帝還是很公平的:學生階段,文科男生好找女朋友;理科男生不好找。畢業了,文科學生工作難找,媳婦就跑了;理科學生工作找到了,媳婦也就有了……」

畢業生供大於求,對口職位收入微薄,已成為擺在文科生面前不爭的事實。在對同學的就業建議中,《報告》中的各個院系也紛紛寫道, 「對於希望從事非專業相關工作的學生,要在大學學習期間提早做好其他專業知識的儲備」,「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外語水平的提高,注重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充分利用復旦大學豐富的資源,研修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鼓勵學生選修第二專業,並關注相關領域的實習與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崗位稀缺,可替代性高:「我們能做的誰都能做」

復旦大學2007級中文系的孫曉(化名)目前正在求職,她主要瞄準兩個方向:一是媒體,二是事業單位和國企,如國有銀行等。全班 90多人,讀研的約佔一半,剩下的都要找工作。「一般到大三上學期,大家開始迷茫,然後基本定下找工作或直研,找工作的人開始不斷實習,直研的人開始繼續修績點和聯繫老師。找工作的也是要麼外企,要麼傳媒,要麼公務員,要麼老師,都在艱難地找著。」

「再高考一次我就考理科。」這是孫曉前不久看到班長改的MSN狀態。作為從理科轉專業到中文系的學生,她自認和班裡的大多數同學一樣,對中文專業的熱愛度很高,但還是選修了一個經濟學的第二專業,為找工作做準備,畢竟中文專業對於找工作而言「太沒有優勢了」。

在大三決定求職後,孫曉找了兩份實習的工作:先在某大型門戶網站做了一個月的行政助理,又在一家行政機關擔任了4個月的辦公室文秘,隨後,就開始一心一意找工作了。到目前為止,她投了十多份簡歷,包括七八家國企、一家民企、一家媒體、五六家銀行,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媒體一年只招幾個人;而在公司,文科能去的職位多是辦公室文秘的崗位,沒有技術性,競爭者也多,得到面試機會自然就很難,所以就繼續投著,沒音訊著,目前在等銀行,希望他們給我筆試的機會。」看著理科牛人們已有一些找到了工作,她心裏有點著急。

 汪北辰(化名)是復旦大學歷史系的2008級碩士生,和他同專業一屆的同學中,只有3個人選擇繼續讀博。作為一名本科師範專業的學生,又讀完了碩士,他雖然和班裡打算找工作的另一些人一樣,「仍處於混沌狀態」,卻很堅定地不想當老師。

 「現在碩士的出路很窄,去高校只能當輔導員,而且基本上只能是中西部;這是我們這個專業的特點所決定的,範圍小,需求也小,而如果去專科學校,就基本沒有學術前途。」他所在的該專業處於全國頂尖水平,碩士生在2003年前,博士生在2005年前,有機會進入一流院校和科研能力強的單位,但近年來,由於高校更願意聘請有工作經驗的副教授以上人員,畢業生去一本高校的工作機率幾乎為零。「至於高中,上海的高中老師收入是不錯的,但一般只簽兩年,而且對於非上海生源來說,不設門檻的學校也比較少。同時,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歷史老師需求量很小,某種程度上講,可以看作是一種運氣的比拚,因為學校一方並不是每年都需要進新人的。」汪北辰說。

 「我們除了做老師,一般只能考慮媒體、公司文職、政府部門,我們能做的那些工作沒有不可替代性,誰都能做。只要外語好、人活泛,有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發展空間會很大,如果沒有,就是廢物。而且我們平時接觸的人少,鍛練少,與經管類專業相比,打交道的能力也要弱一些。」但他也認為,打交道的能力好鍛練,但自己受過專業訓練,擁有較深的思考廣度和深度,這種思維模式反而不太好培養,可以發揮出「後勁」來。「但是,面對生存問題,又不得不去適應社會,後勁要發揮出來也得有前提。」

 「搜遍了國家公務員的網站,崗位幾乎都是有專業限制的,我們只能報那些無專業限制的部門,再一看,這些崗位每個只招一個人,都有好幾千人報名。」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的王一(化名)對記者說,「再看那些理工科和小語種的對口職位,報錄比常常還不到十分之一,就覺得我們是沒有專業的人。

不做研究是生活所迫:「至少要過十年沒有尊嚴的生活」

 「我最想去的是財經類媒體或當公務員。」孫曉表示,中文系的對口職業是媒體、老師、公務員,但在上海,本科生畢業一般只能做初中或小學老師,高中老師都要求研究生學歷。公務員招錄則更多面向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往屆畢業生,今年「國考」只有15%%的崗位招錄應屆畢業生。她覺得「實在不行就工作兩年再去,或者有機關單位招儲備人才的,先去沒編製地幹兩年。」

在孫曉看來,班裡一半以上的人選擇了直研或考研。基本上比較活躍、叫得出名字的都直研了,但其中真正想做學問的並不多,「潛心學術的牛人」在十個以內,其中還包括好幾個有家學淵源的。她猜測可能有幾個原因:系裡很多學生是外地的,研究生要落戶上海比較容易;做老師的話,研究生可以去高中;研究生期間,還可以多考幾個證,多實習,也許還會有更好的機會;有的同學還比較迷茫,沒想好以後幹什麼,就想用研究生階段緩衝一下。這樣一來,碩士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個跳板,為爭取更多時間,以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做準備。

「如果不是一直喜歡,喜歡到可以真的廢寢忘食的話,做學術是對身心的巨大考驗。」汪北辰說,「男人要養家餬口呀,這是第一位的。當學術不能滿足謀生的最低要求時,面對現實的需求,能選擇的只能是不去選擇。」在他所在的院系,教授做一個長達數年的項目,往往只能申請到一二十萬元經費。

《報告》顯示,博士生求職的專業相關性較碩士生高,碩士生專業相關性較本科生高。王一認為,讀到博士,要承受生活、學術的雙重巨大壓力,每個月的補貼在大城市根本無法維持生活,也不能像理工科學生一樣讀研時就能做項目賺錢,還得靠家裡供養,讀完以後,年齡大了,也沒有太多可以改行的機會了。「對於家裡困難的同學來說,博士畢業,卻還只能得到一般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至少要過十年沒有尊嚴的生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