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放手 孩子快樂學(圖)
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放手,才是真正的放手!當你懂得適度放開孩子的手,讓他自行發現學習樂趣,正因為自由不受拘束,孩子將會發現真正的學習樂趣,體驗快樂學習。
「小時候我是個生活白痴,其中許多『症狀』甚至殘留至今,就像是到現在我對吃魚仍然感到恐懼,始終不敢吃多刺的魚,因為從小過於寵愛我的爸媽總是幫我把魚刺挑掉後,才給我吃。」臺灣雅德塞思兒童學社老師鄭湘玲曾在教學網站中如此描述。
事事代勞不等同於疼愛
相信上述例子,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也可能正在你家中任何一處角落上演,為人父母者不自覺就會脫口而出「不要碰,這個危險,媽媽來。」「怎麼這麼慢,我幫你弄。」
鄭湘玲說,很多時候大人以自我標準認定孩子是否可以自己做,但是絕大多數的結果,只是間接剝奪孩子的學習樂趣。以寫功課來說,很多學齡前幼兒上了才藝班、托兒所都會有功課,但是父母求好心切,從不只旁督促,最後,幾乎是爸媽做出來的,孩子根本還沒來得及思考,已經被父母決定方向,以致無法從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更遑論體驗學習樂趣了!
等孩子習以為常後,就會建立一種慣性思維──「爸媽都會幫我做」,這樣一來,孩子等於不會自我思考,遇到挫折只會停頓,等待他人援助,不僅僅學習能力低下,甚至等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時,還會影響他的人際交友關係。
懂得放手,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中恣意享受發掘的樂趣,她建議家長可從以下三個面向著手,慢慢地將學習主導權,還給孩子,讓孩子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快樂學習道路。
一步步學著放手
所謂「放手」,不是意謂著放下孩子,一切就置之不理,應是規劃性的安排孩子放開緊握著自己的小手,敢於自行面對外面的世界,另外,這個過程也能讓家長調適心情,放心讓孩子自由飛翔。
尤其當孩子先前已經習慣依賴家長,在放手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漸進性」,例如一開始陪同孩子上學,接著送孩子到捷運站,最後從旁觀察孩子是否能到達學校,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感情受挫問題,認為是不是自己做錯事情,使得爸爸、媽媽不愛我了,如此即無法達成「放手」目標──體驗學習樂趣的功效。
面向一.不要太在意分數
分數真的不代表一切,跟別人家的小孩比分數也無法讓孩子更好,像是世界教育最棒的國度──芬蘭,早就不為孩子打分數,因為分數不但無法幫助孩子快樂學習,只會更加侷限孩子學習自由度,造成孩子認為「學習只是為了分數」的錯誤認知。
當孩子學習過於目的論,就不能享受學習過程,鄭湘玲以學習詩詞為例,不見得要死背,若能從說故事的方式,從瞭解其中背景、來由,引領孩子投入學習世界,不但更有學習樂趣,而且也會自然延伸孩子的求知慾,有助於引發更強烈的學習動機。
面向二.盡量不要幫孩子拿包包
好多小孩在外表現相當乖巧,但是爸媽一出現,馬上變身「小王子、小公主」,任性的尾巴馬上表露無遺。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給得太多,沒有適度放手,因此,養成孩子無不依賴父母的個性。
雖說「不幫小孩提東西」只是個小小地方,卻可以讓敏感的小孩感受到應該獨立,爸媽幫忙「不是理所當然」。假如東西很多,就和孩子說:「爸媽可以幫你拿一些!」但是必須讓他知道你只是在「幫忙」,而不是分內的工作。
當孩子能夠獨立,不會仰賴家長,即便過程中會面對挫折,但他也能自行克服,並且體驗學習樂趣。鄭湘玲表示,往往學習中挫折愈多,往後回想起來,記憶更加深刻。
面向三.例行公事還給孩子
她說,她們班上有個小孩,因為媽媽擔心孩子自己刷牙刷不乾淨,所以都會幫孩子刷牙,但是這些生活瑣事應是孩子自然就會做的事情,如果爸媽不放手讓他們做,怕他們洗不乾淨、綁不好,只會延緩他們的學習能力。
像在學社中的孩子都能參與煮菜、洗碗等工作,儘管洗完總還是有點油膩,需要老師再偷偷洗一遍,但一次次的練習會讓他們更加純熟。把事情「還」給孩子做,為他們建立「我能」的感受,引導他們自發性嘗試新事物。在過程中,家長給予適度協助,讓他們建立自信,感覺自己「做得到」,孩子自然能對學習產生興趣。
也許,「放手」對父母而言,是一種試煉與矛盾,但相信在持續的關懷注視下,放手讓孩子自行體驗,他們會走的更好、跑的更快、飛的更高!有一天他們不再拉著我們的手,而是牽著我們一起欣賞人生風景時,內心將會由衷的慶幸自己當初有著放手的勇氣。
發現──放手與否差異大
鄭湘玲根據在學社的教學經驗,察覺父母懂得適度放手,孩子即會展現出高度學習興趣,表達力很強,喜歡各種面向的學習領域,反之,父母不懂得放手,所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容易對學習產生排斥,每次問話,都會回答「不知道」,只期待他人幫他解決問題,時間一久,更是容易失去學習興趣。
- 關鍵字搜索:
-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