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深外交官、《蔣經國傳》作者陶涵(JayTaylor)教授
最近,「蔣介石日記」不僅引起了蔣家第三代和第四代關於繼承權的紛爭,也引發了各界學者的關注。學者們通過研讀「蔣介石日記」,對蔣介石的態度都有了轉變,日記內容顛覆國共過去的官方論述,學者呼籲中共必須面對蔣介石的功績。
美國資深外交官陶涵(JayTaylor),先後在兩岸的美國使館任職。他表示,原先對蔣介石的印象不好,認為蔣是一個獨裁者。但他看過「蔣介石日記」後,他才發現蔣對現代中國的巨大貢獻,從此一改態度,成為第一位全面為蔣「平反」的西方學者。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多年前,陶涵受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之托,寫了一本風評頗佳的《蔣經國傳》,之後開始研究蔣介石。當時,西方主要漢學家對蔣是貶過於褒,對蔣的評論幾乎沒有好話。直到「蔣介石日記」在美公開,出現新的史料,學界才開始改變對蔣的刻板印象,發現這位「獨裁者」是如此坦白,私德毫無隱諱。
如何評價蔣介石?陶涵從「大陸」和「臺灣」兩個時期分析。一九四九年之前,蔣先打倒軍閥,統一中國,「抗日勝利」是蔣的顯著功績,他洗刷中國的百年屈辱,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五強之一。
蔣介石來到臺灣後,施行高壓政策和白色恐怖,臺灣民眾也為之憎恨。陶涵不否認獨裁之惡,但他認為,蔣「當時想反攻大陸」,因此非集權獨裁不可,之後臺灣也逐漸走上民主社會。
功過是要比較的,陶涵以同一時段比較蔣中正和毛澤東的所為。蔣崇尚儒家,在臺發展經濟,推行民主選舉,使臺灣從貧困走向富裕;毛則發動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以極左路線徹底摧毀儒家文化,使中國現代化倒退不知多少年。
陶涵說,中共早晚要面對這段歷史,並重新評價蔣的地位。他此行來臺參加研討會,看到大陸學者對蔣的評價也在改變。
看過「蔣介石日記」,陶涵寫成《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力作,受到西方學界和媒體的高度評價。很多人寫信給他,說他為蔣的研究提出新的面向。不過,對蔣介石佳評如潮的學者,名單可列出一大串,說明他對蔣的研究與評價絕非孤芳自賞,而是一種新的現象。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多名學者,都親自到胡佛研究所,抄錄蔣日記內容。研究所規定不得翻拍日記,只能使用閱覽室提供的紙筆摘錄。
不少史學家驚嘆,這是「曠古絕今的歷史寶藏,具有絕對權威性」,而日記內容顛覆國共過去的官方論述,將蔣介石從偉大領袖的神壇上拉下來,也從「人民公敵」的祭壇上撤下,還原成有血有肉的人,既展現蔣的民族氣節及抗戰功績,也暴露他的人格特質的優缺點。
據《聯合報》報導,大陸研究蔣的權威學者、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天石在研讀過「蔣介石日記」後評價:「蔣介石日記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足以改寫中國近代史!」
楊天石曾受邀去美國胡佛研究所閱讀蔣介石日記,並出版「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一」、「蔣介石日記解讀二」、「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等書,是大陸第一個看到蔣介石日記縮微膠卷影印件的人。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會欣指出,近廿多年來,隨著大量原始檔案陸續開放,兩岸意識形態出現不同程度變化,中國大陸有關民國歷史的研究已由「險學」變為「顯學」
不過,真正的學術研究不會單以「蔣介石日記」為準,尚需其他史料佐證,以求客觀公允。
- 關鍵字搜索:
- 蔣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