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當年的基金黑幕、銀廣夏陷阱、藍田神話破滅一樣,這次,又是媒體挺身而出。對勝景山河黃酒產品難覓蹤跡、銷售渠道空空如也、招股書披露不實、銷售收入涉嫌虛增等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窮追不舍,終於令勝景山河止步於上市前夜。
十多天輾轉奔波的明察暗訪啊,記者們辛苦了,但記者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證券黑幕的最後揭幕者,使我們不能不替有關監察審核部門感到汗顏。
券商推薦、發行部批准、發審委審查……上市要邁過的門檻按說並不算少,媒體揭露出的問題也並不是多麼難於發現,但券商、保薦人和發審委似乎都成了擺設,任憑勝景山河這樣的公司一路過關斬將,堂而皇之地層層晉級。試想,除了「為國企脫困」這樣的股市定位擾亂了上市資格審核的實質之外,又是哪些利益驅動令這麼多「有關部門」成了「睜眼瞎」呢?
就此而論,勝景山河上市被叫停實在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因為它以媒體記者的行動翔實、準確地告訴我們:中國股民面對著的正是這樣一片「勝景山河」,它釀不出好酒,卻可能釀造謊言。而當我們想真正擁有一片勝景山河之時,就必須全力推動資本市場不斷改革、進步。
行動起來吧。造假的,不單單是勝景山河;打假的,也不該單單是有良知的記者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把關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