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的妄自尊大幾成中美關係主色

 2011-01-19 04:3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歐巴馬總統上任時曾表示,他的外交政策要務之一是改進與中國的關係。但是,到胡錦濤主席赴華盛頓對美國作國事訪問前夕,兩國關係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比那時更糟糕。

歐巴馬政府官員感到,他們向中國表達的友善努力遭到冷拒。

而據諷刺意味的是,胡錦濤主席在中共17大上曾宣告中國需要在發展軟實力上投入更多。

站在一個經濟和軍事力量發展迅猛的國家的角度來看,發展軟實力這一戰略是很明智的 -- 在經濟和軍事實力增長的同時讓自己更招人喜愛,以此減少鄰國對它的疑懼和尋找力量制衡的傾向。

但是,中國的作為卻與此背道而馳,而且過去這一年半中國的外交政策乏善可陳。

民族主義膨脹

多年來,中國一直按鄧小平指示的那樣,保持低調,韜光養晦。

但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率先強勁復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美國經濟復甦遲緩乏力,使得許多中國人誤以為美國正在衰落。

這種念頭,加上內部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而高層則在為2012年向第五代領導人移交權力作準備,都構成了要求外交政策更強硬的呼聲。

2009年,中國為自己GDP增長10%的速度擺脫經濟衰退而自豪,這完全無可非議。

問題是,許多中國人相信這還標誌著世界權力格局的變遷、權力重心的轉移;中國對其他國家,包括美國,不必再那麼謙恭。

中國的學者開始撰寫有關美國衰敗的文字,其中一篇把2000年定為美國實力達到頂峰的一年。

中國人民大學的康曉光教授說,人們現在「俯視西方,從領導層開始,一直到學術界,乃至普通老百姓」。

妄自尊大導致誤判

實際上,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中國在今後幾十年裡都無法在經濟、軍事和軟實力方面與美國相匹敵。

然而,這種過度自信的力量評估(加上對國內事務缺乏安全感)導致過去兩年中國的外交政策日趨強悍。

偏離崛起中大國的明智戰略、違背鄧小平所說的外交上韜光養晦的智慧之言,中國失算了。

不能小看錯誤觀念造成的後果。中國的新姿態使它疏遠了歐巴馬政府。

2009年11月,中國編導、操控了歐巴馬總統對北京的訪問;對歐巴馬會見達賴喇嘛,以及早就簽訂且相對較小規模的對臺軍售反應過激。

當被問到為什麼對過去都能接受的事情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部分中國人回答說,「過去我們比較弱」。

美國歐巴馬政府的各層官員們開始相信,中國人會把美方的合作、和解之舉解讀為美國正在敗落的例證。

疏遠和激怒

中國現在咄咄逼人的新面目也影響到它和其他國家的關係。

它在南中國海的政策令東盟成員心生恐懼;它對中日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的過激反應徹底扑滅了日本民主黨密切對華聯繫的希望,導致菅直人政府重新強調日美安保同盟。

北京對朝鮮炮轟韓國島嶼之後對平壤不加批評,因此疏遠了韓國;在邊界和護照事件上招惹印度惱火;在歐洲和其他地區又因為對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被囚異議人士劉曉波做出過激反應而使自己丟臉、難堪。

那麼,這些事情在今後一年會如何發展呢?

中國領導人有可能從已經證明代價昂貴的極度強悍立場退一步。

胡錦濤主席宣稱在反恐、反核擴散和清潔能源方面與美國合作的願望,將有助於化解部分緊張,但中國國內出口貿易領域和軍方的勢力強大的利益集團,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中美經濟合作和海軍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有鑒於中國網路博客空間蒸騰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最高領導人即使希望大幅度改變政策方向恐怕也不容易。

胡錦濤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可能有助於事態好轉,但只要中國人因為基於美國正在衰敗的錯誤認識而繼續妄自尊大,中美關係就很難順暢。

作者簡介:約瑟夫·奈(Joseph Nye)是哈佛大學教授,《21世紀的未來實力展望》(The Future of Power in the 21st Century)一書作者。他曾在克林頓政府擔任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以及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主席。


来源:BBC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