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十大誤區:為什麼你一直是「窮人」(圖)

誤區之一:

為了理財而理財,是金錢的奴隸還是主人。誤區: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財富而拚命地工作、拚命地賺錢,卻不知道積累財富的意義何在,這種生活方式是自己成了金錢的奴隸,而不是金錢的主人。

誤區之二:

投資只看收益率,「剛性指標」會迷眼。誤區:選擇投資產品時,把收益率作為了唯一的「剛性指標」,只選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根本不在意產品的風險幾何,也不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究竟有沒有可能實現。

誤區之三:

投資品種與期限不匹配,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對象。誤區:短期理財目標用了一個長期的理財工具;中長期理財目標卻選擇了一個短期投資工具。

誤區之四:

盲目投資無主見,躲不開的「羊群效應」。誤區:投資沒有主見,盲目聽別人的話,跟隨別人的投資行為,導致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或投資產品。

誤區之五:

盲目舉債還是與債「絕緣」。誤區:盲目舉債過度透支,導致家庭資金壓力大、生活品質差;或是害怕負債,無法合理利用資金的槓桿作用增加收益、早日享受高品質生活。

誤區之六:

把保險當投資,上錯花轎嫁錯郎。誤區:重投資輕保障,僅僅為了保險的投資功能而投保,卻忽視了保險的基本功能是為家庭財務保駕護航。

誤區之七:

先子女後家長,投保計畫本末倒置。誤區:作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自身缺乏必要的保險保障,卻給尚無收入能力的子女購買了大量的保險。

誤區之八:

患上「恐高症」 只買便宜基金。誤區:不少投資者都有一種「恐高症」,在基金投資上表現為不願介入高淨值基金,總覺得要買便宜的基金心裏才踏實。

誤區之九:

信用卡分期,免息不免費。誤區:把信用卡分期當作了免費的午餐,這種門檻低、操作簡便的銀行借貸,年化費率可達10%~14%,成本遠遠高出想像。

誤區之十:

為撿芝麻丟西瓜,省錢之道不省錢。誤區:在消費時,為了獲得一些額外的贈品或優惠,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