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漢送16年煤氣罐將養女培養成博士(組圖)

 2011-03-13 10: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臉上爬滿皺紋的肖崇陽   晶晶給家中老父打電話


肖崇陽在送煤氣

老父的一天:起早貪黑蘿蔔白菜

9日清晨6時許,孝感市車站街民主三巷12號的肖崇陽起床了。隨便扒了兩口前天晚上剩下的米飯,喝兩口開水,62歲的老肖便將三輪車從屋裡推到門口,車上有3個空煤氣壇。

煤氣站在城西的挂口村附近,有六七公里路,他要在氣站8點開門時趕到,一來不耽誤了客戶用氣,再者也想多跑兩趟。「老肖,又這早就出門啊。」「老肖,我家的氣估計還能燒兩頓飯,晚上你來把罈子拿回去啊。」老肖的腳蹬三輪車經過,引來一串招呼聲。肖崇陽挨個點頭回答,臉上掛著憨厚的笑。

在煤氣站把幾個罈子充滿後,老肖立即騎上車掉頭給客戶送,半小時後,到了和平街的陳爹爹家。陳家在4樓,老肖把罈子搬下車後喘息了幾分鐘,「要休息好,然後一口氣搬到他家,要是中途再歇,就費力了。」一個上午,老肖送了兩壇煤氣,賺了20元錢。

中午12點多,老肖回到家,拿出藥瓶子開始吃藥,4種藥分別治癲癇、關節炎、骨質增生和高血壓,都是五六元一盒的最便宜藥片。午飯是街上買的兩個包子,晚飯是兩碗米飯,一盤清炒白菜薹和幾片泡蘿蔔。一塊拳頭大的臘肉掛在廚房灶臺旁,這是春節後剩下的,老肖一直捨不得動,他想留給女兒晶晶在清明節放假回家時吃。

撿來掌上明珠:貧寒夫妻苦中有樂

晶晶是老肖的養女,也是他24年來最大的希望。10年前妻子去世後,晶晶更成為了他惟一的寄託。

1987年農曆臘月24日,小年,晶晶初來這個世界,就被遺棄在孝感190醫院(現孝感四醫院)。兩週後,當地一女子祁春蘭將晶晶抱回了家,這是晶晶的養母,養父就是肖崇陽。「那天我從棉紡廠下班回家,妻子正抱著晶晶,逗她玩,她在笑。」回憶起見到女兒的那一刻,老肖佈滿皺紋的臉上泛起幸福的笑意,似乎回到了當年。那時,肖崇陽38歲,從炮兵部隊退伍後,進了地區棉紡廠,在食堂打雜。妻子祁春蘭是個高中畢業生,由於身體有嚴重先天殘疾無法生育,夫妻倆結婚幾年一直未能如願要上孩子。

晶晶的出現,給這對貧寒夫妻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他們太愛這個孩子了,愛到恨不得時時刻刻把她捧在手掌心。雖然這個家窮得無法給女兒買起奶粉,但晶晶如同路邊一棵頑強的小草,靠著養父母一口一口餵下的米糊糊,一天天長大起來。

家裡添了一張嘴,妻子又基本沒有勞動能力,老肖肩上的擔子重了許多。周邊鄰居的生活境況正隨著時代慢慢變好,而肖崇陽一家卻仍在粗茶淡飯中艱難度日。

晶晶上小學後,老肖辭去了棉紡廠食堂的打雜工工作,開始自謀出路。先拉了四五年的板車,1995年後改作給人送罈子氣。

養母道出真相:堅強女兒不離不棄

無論家裡生活如何艱辛,晶晶從養父母那裡得到的庇護和寵愛,絲毫不少於其他孩子。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晶晶開始聽到了鄰居們的議論,甚至兒時的夥伴也嘲笑她,說她是爸爸媽媽從山溝裡撿來的孩子。「媽媽,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嗎?」不止一次,晶晶委屈地問媽媽這個問題。

孩子太小,祁春蘭不敢告訴她真相。只能哄她,你就是媽媽的親生女兒,然後牽著晶晶,去找那些孩子的父母評理。一次次,小姑娘都深信媽媽的話是真的。

真相在家裡的一次重大變故後揭開。2001年5月,本有嚴重先天殘疾的祁春蘭沒能抵抗住病魔,依依不舍地撒開了丈夫和養女的手,離他們而去。在去世的前幾個月,祁春蘭將女兒叫到床前,將事實說了出來:「你以前聽到的那些議論,其實都是真的,你的確不是媽媽親生的。」「我從來沒有見到過她那麼嚴肅、鄭重。」晶晶回憶說,在經歷了短暫的震驚後,她拉著媽媽的手說:「媽,不管我是否您親生的,我都是您的女兒!」

多年後的一件事情證實了晶晶對養父母的感情。2005年晶晶考上大學後,她的生父母出現了,還曾託人到車站街周邊來打聽過,但被知情者擋了回去。晶晶後來知道這個消息,出於一種複雜的情感,她沒有去尋找生父母。

養母去世時,離晶晶的中考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當年的初三班主任鄧昭群對這名愛徒記憶猶新:「換作別的孩子,這樣的打擊肯定會影響到中考,但這個孩子非常堅強,只請了3天假。」這年,晶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孝感一中。

發奮的女兒:勤工儉學保送讀博

努力學習,無疑是晶晶回報養父母的最好方式。只要熟悉肖崇陽的街坊,都知道她有個爭氣的女兒,從小學到初三,她每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一名,並且獲得了一個學生所能獲得的所有最高獎勵。「陽光、開朗,而且成績優異。」是老師們對她一致的評價。

2005年8月,晶晶以優異成績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生物技術專業,大四那年,被保送本校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預防獸醫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去年,又被保送攻讀該專業博士學位。

讀本科時,每月150元的生活費對晶晶綽綽有餘,她說自己的開支是這樣的:早、晚餐各1元,午餐兩元,其他的就是買牙膏和洗衣粉之類的生活用品。除此之外,還真想不出有什麼其他開支。除了外出勤工儉學,晶晶很少逛街,在武漢讀書生活6年,她甚至還不知道武昌的徐東大街、銷品茂在哪裡。雖然一身的衣服價值還不到300元,但博士生晶晶的穿著顯得得體、大方,在她臉上燦爛的笑容裡,無人看得出她曾經的身世背景。

為了給父親減輕負擔,晶晶上大學後申請了助學貸款,當過家教、賣過報紙和字典,還當過兩年多的「擺車工」每天中午和晚飯後,負責把3個宿舍樓前的幾百輛自行車擺放整齊,每月可賺120元,再加上每年獲得的獎學金,上大學後,她基本上不用再伸手向父親要生活費了。

女兒的心願:找到工作侍奉老父

女兒到武漢上大學後,老肖的生活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

其實,在妻子去世幾年後,老肖曾經考慮過再找一個老伴,一是為給自己找個伴,二是想找個人照顧女兒。「她怕自己走了後我沒衣服穿,硬是在病床上搶著把這兩件毛衣毛褲給織起來了。」說起亡妻,老肖哽嚥了。可在養母去世的幾年內,晶晶一直沒法在情感上接受繼母,老肖顧忌到女兒的感受,也便沒有再找。

如今,除了扛煤氣壇和吃飯,老肖生活中惟一的一點娛樂,便是每晚看一會新聞,一臺21吋的老彩電,只能收到當地的一個地方臺。上大學後,懂事的晶晶擔心養父的身體,反覆勸父親再找個老伴,老肖卻不願意了。「女兒都這麼大了,我也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何必再找人跟著我受苦?」

為了看女兒一眼,老肖曾來華農找過女兒兩次,一個人坐火車從孝感趕到武昌,再從武昌坐公汽趕到華農,路上花兩三個小時,到了學校,塞給女兒幾百塊錢,說會話,便又扭頭往家裡趕,每次父女倆見面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不能影響她的學習。」老肖固執地認為。

每次給父親打電話,肖晶晶都要跑到學校裡的公用電話亭打,這樣每次都能省下近一元錢,而她自己的手機話費,每月僅30元左右。現在,晶晶最大的心願就是養父身體健康,自己博士畢業後能找個好工作,好好奉養養父。上次回家時,晶晶帶回了內蒙古籍男朋友,但她告訴老肖,畢業後要讓男朋友留在湖北,因為她要照顧爸爸。

来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