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城市都在地震和海嘯中遭到破壞的日本東北地區現在仍是一片廢墟。被海嘯捲走的房屋、船隻、汽車漂浮在海面上,堆積如山。甚至有預測稱,清理2500萬噸廢墟需要超過1萬億日元的費用,並需要3年時間。自衛隊、志願者、當地居民正在同這些廢墟展開鬥爭。
他們首先要做的是在廢墟中尋找照片、唱片、人偶、書包等物品,即尋找有紀念價值的東西。整理好的物品會被陳列在避難所的某個地方,以便讓主人輕易找到。志願者還會將埋在泥坑裡被損壞的照片復原並找到它的主人。因此,重建的速度自然會極其緩慢。之所以如此重視有紀念價值的物品,是因為大家相信,一張舊的全家福、父親送的玩具熊帶來的回憶會成為一種力量,幫助那些經歷巨大災難後獨自活下來的人繼續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走下去。正因為如此,日本震後重建工作效率低,進展緩慢。
失去家園的災民的移居問題也十分複雜。日本政府已經準備了公共住宅、旅館、酒店等10萬套住宅作為移居居民的臨時住宅。但仍有大批災民生活在避難所。向臨時住宅遷居並不是按照先到先得的順序進行,而是以同一社區10戶以上同時入住等集體移居方式為原則。以位於東京的災民公寓園區為例,同一社區的居民都住在同一層。這是為了避免大家因為獨自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生活而產生孤立感。
1995年發生阪神大地震時,日本政府曾匆忙修建了臨時住宅區,按照抽籤的順序分配住宅。結果,有些獨自生活的老人因無法忍受在沒有鄰居的陌生環境中生活的孤獨感而自殺。而且不斷出現死亡後幾天才被發現的事例。突然來到陌生環境中的學生們也難以適應,有的還中途退學。因此,為了不重複阪神大地震時的敗筆,此次災民移居按照「社區集體」遷移的原則進行。眾多災民為等待集體遷居也寧願在避難所裡受點苦。福島核電站附近葉町的1300名居民經過崎玉市後,目前在加須市集體避難。雖然避難地點是學校禮堂或體育館等,環境極其不方便,但他們仍不放棄鄰居這個紐帶。
日政府決定在災區安排1000多名心理輔導員,以幫助經歷過海嘯這一可怕災難的孩子們。志願者們也非常細心地照顧災民。他們一般都是自己準備好住宿的地方和自己吃的食物後前往災區待上一個多星期。他們說,沒有做好準備的志願者反而會給居民添加麻煩。這種做法在習慣於「快點快點」的韓國人眼中似乎效率很低,但日本的震後重建重視的是對人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
原標題:日式震後重建有感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對人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