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鮮艷牡丹入「詩」來(圖)
網路圖片
牡丹常被譽為「國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負有盛名。
宋代歐陽修讚美說:「天下真花獨牡丹。」他在一首詠白牡丹的七絕中,用蟾精雪魄來比喻她。「蟾精雪魄孕雲,春入香腴一夜開。宿露枝頭藏玉塊,曖氣庭面倒銀盃。」他還有「冰肌玉骨鐘瓊萼,雪魄蟾精孕秀根」的句子。傳說月宮中有蟾蜍,後以蟾指代月亮。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開放。民謠曰「穀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開時,桃、梨、杏花都已敗落,牡丹遲開不爭春。詩人以花喻人,風格高尚。如唐朝殷文圭詩:「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佔斷春光。」
又如,唐朝李山甫的牡丹詩:「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臺。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元代詩人李孝光的《牡丹》詩,頗能表達人們對牡丹的讚美之情:「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繡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抒發了對人生短暫、青春不駐的感嘆:「斷腸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兩宋之交的詩人陳與義的牡丹詩,抒發了他的思鄉之情,充滿了愛國主義思想:「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李商隱一首牡丹詩是寫「醉花陰」的情景,十分生動、形象:「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牡丹詩的藝術成就也是很高的。請看白居易的新樂府詩《牡丹芳》的一段描寫:「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輕盈冷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映葉多情隱羞面,臥叢無力含醉妝。」詩人用對比和形象描寫的手法,寫出了牡丹花的瑰麗輕盈,搖曳多姿。
陸游還以蜜蜂、蝴蝶繁忙戀花的情景,來襯托牡丹的花色不凡,「吾國名花天下知,園林盡日敞朱扉。蝶穿密葉常相失,蜂戀繁香不記歸」(《牡丹》)。
有的牡丹詩中,把牡丹花比作嫦娥、婺女、西施、洛神等傳說中的神女和美人。明人李贄的牡丹詩寫道:「憶昔長安看花時,牡丹獨有醉西施。省中一樹花無數,共計二百單八枝。」生動形象、比喻貼切。
唐代徐凝的一首七絕《牡丹》,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妖萬態破朝霞。
盛唐大詩人李白的沉香亭詠牡丹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說的是一天唐玄宗與楊貴在沉香亭觀賞牡丹,歌手李龜年領著一班子弟奏樂歌唱。唐玄宗對李龜年說:「賞名花,對艷妃,你們怎麼演唱舊詞?這樣吧,你快召李白來寫新詞。」李龜年趕到長安大街有名的酒樓尋覓,果然李白正和幾個文人暢飲,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當李龜年向他傳達聖旨時,他醉眼微睜,半理不睬地睡過去了。
聖旨是誤不得的,李龜年只好叫隨從把李白拖到馬上,到了宮門前,又用幾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見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攙到玉床休息,吩咐端來醒酒湯,楊貴妃叫人用冷水噴面解灑。李白躺在玉床把腳伸向高力士,要他脫靴。高力士無奈,只好憋著一肚子氣蹲下來為他脫,忙亂一陣,李白才從醉夢中驚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詩助興。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筆來,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經寫成了《清平調》詞三首: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客,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把牡丹和楊貴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帝恩。從結構上看,第一首從空間寫,引入月宮閬苑。第二首從時間寫,引入楚襄王陽臺,漢成帝宮廷。第三首歸到現實,點明唐宮中的沉香亭北。以第一首春風與第三首春風,遙相呼應。
一首第一句,見了雲便想起貴妃的霓裳羽衣,見了牡丹花便想起貴妃玉容。下句露華濃,進一步點染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他外嬌艷,使花容人面更見精神。下兩句想像升騰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瑤臺、月宮等仙人世界,這些景色只有那邊才見,實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為中神女斷腸,那及眼前的絕代佳人。再說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楊妃,不須脂粉,全是天然絕色。這兒以壓低神女和趙飛燕來抬高楊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楊妃、玄宗三位融合一體。傾國美人當指楊妃,第三句中「春風」二字即君王之代詞。唐玄宗對此詩很滿意,後人編造說,高力士因李白命脫靴,認為受辱,乃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這是不可靠的。
- 關鍵字搜索:
-
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