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希望上市公司為社會、為股東創造價值,當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以委託貸款的方式為股東創造價值,卻讓人憂從中來,為上市公司,為經濟,為社會。
上市公司委託貸款盛行。據人民網統計,截至9月6日,滬深兩市有119份關於「委託貸款」的公告,涉及59家上市公司,累計貸款額度超過171.95億元,同比增長近38.2%。委託貸款年利率最低的為12%,最高則達到24.5%,遠高於一些上市公司的資產回報率。
根據人民網及相關媒體統計,119份「委託貸款」公告一共涉及69筆貸款,除去6筆貸款到期償還和4筆貸款延期,剩下的58筆貸款當中有44筆從上市公司流出,16筆貸款流入上市公司。即便是上市公司作為借方的16筆委託貸款,也多是由其控股股東提供的關聯交易,上市公司作為關聯企業資金樞紐的作用相當明顯。
上市公司是資金樞紐,相當於小型血站,為關聯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上市已經成為解決公司甚至解決所有關聯公司資金困境的最佳途徑。
上市公司向關聯公司委託貸款主要原因是救急。在35筆上市公司貸出的款項中,有23家屬於關聯交易,大多流向其控股子公司,這些委託貸款利率不高,大多是基準利率或者稍微上浮,也有例外。廈門港務向關聯企業廈門國際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廈門港務集團勞動服務有限公司提供7500萬元委託貸款,委託貸款利率甚至比銀行同期基準貸款利率下浮20%,說明是為關聯公司輸血維持生存。
上市公司對高息委託貸款有恃無恐,因為借款者都有擔保或者抵押品。東方通信貸款給江蘇江動集團,以5000萬股江淮動力流通股作為貸款擔保;ST波導的委託貸款以房產公司的房產做抵押。
上市公司委託擔保盛行,意味著資金配置的錯亂。上市公司大多獲得了超募,只要上市就黃金萬兩,這些公司獲得了本不該獲得的資金,通過委託貸款等方式漁利。
低迷股市超募現象盛行,顯示股市的基礎配置作用發生扭曲,中國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成為獲取廉價資金的權貴階層。截至9月初,今年以來首發上市的213家公司共募集資金1978億元,其中1042.06億元隸屬超募資金;2009年發行99只新股,募集資金1814.63億元,超募754.53億元;2010年上市347只新股,共募集資金4701.02億元,大幅超募了3009.99億元。大規模的超募使許多一夜暴富的上市公司亂了方寸,他們無序多元,大舉擴張,很多從實體企業的從業者變身為買股、買房、貸款的金融業者。
上市公司委託貸款盛行,很有可能反證這些上市公司主業經營不佳。如東方通信超過3億元的委託貸款平均利率在11%左右,委託貸款年收益3700多萬元,而公司去年淨利潤不過9800多萬元,今年一季度也只有不足2600萬元。錢江生化委託貸款共計1.4億元,利息收入高達1680萬元,高於其一季度1369萬元的淨利。武漢健民委託貸款1.5億元,年利率為20%,一年利息收入達3000萬元,而該公司上半年其淨利區區3620萬元。
投資者以超募資金養肥了這些上市公司,希望能夠培育出中國各個行業實體經濟的頂樑柱,不料卻培養出一批放貸者。與其如此,投資者為什麼要轉入把資金交給上市公司來放貸?如果委託貸款進一步蔓延,人們有理由擔心未來中國經濟喪失增長點。
上市公司委託貸款盛行更讓人擔心中國金融生態惡化,一方面是資金浪費溢出實體經濟獲取高額利潤,另一方面是無數的實體經濟坐困信貸緊縮愁城,嗷嗷待哺。資金配置的不公、資金配置的無效人為造就資金實利階層,使中國的資金惡性套利行為向證券市場延展,毒化證券市場的投資環境。
實體企業虛擬化,是中國證券市場、中國經濟不能承受之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上市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