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新聞媒體上我們經常看到的字眼是「消費不振」,尤其在美債危機之後這個字眼更是層出不窮。然而,這個詞講的卻不是我們中國,而是美國。美國人消費不振,我們非常關切,但是對我們自己的消費問題,我們似乎堅決不討論。那麼,我們中國人的消費又是什麼樣的形態呢?
中端的陰霾
央行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調查發現,中國86%的老百姓說,由於通貨膨脹等等問題,消費要下降,只有14%的人認為消費要增加。因為沒有詳細披露,我們不知道這14%是哪些人,我擔心如果這14%是企業家的話或者是社會有錢人的話,那麼有錢人要增加消費,因此高端品牌銷路一定會好。如果86%的老百姓減少消費,那麼我們各行各業的中低端品牌會大受影響。
以汽車為例,今年上半年,中低檔汽車的銷售下跌6.92%,廣汽和吉利下跌幅度為20%-36%之間,東南和比亞迪利潤下跌80%,價值20萬元以下的車子基本都靠打折銷售。比亞迪2月份銷售的10萬元新車,要折扣1萬元,利潤全部泡湯了。8月29日比亞迪實行了龐大的裁員計畫,將2600人的銷售團隊縮減為800人,而其他部門的裁員也將隨後啟動。2011年比亞迪上半年淨利潤不到3億元,去年同期的利潤為25億元,這是自2003年以來最差的業績。另外一方面,高端車的銷售特別好,寶馬、奔馳的增長超過60%,勞斯萊斯增長171%,法拉利增長50%,瑪莎拉蒂增長128%,在汽車市場方面就是非常明顯的「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我們發現14%願意增加消費的人都是社會上比較有錢的人。另外的含義就是說,他們這些人寧願把錢用去消費也不願意投入再生產。86%是我們的老百姓,他們願意減少消費,在汽車方面就會顯示出這麼一個結果。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問題
在通貨膨脹加劇的情況下,我們發現中國的消費形態發生了改變,高端越走越好,中端不好,中端走向低端。對於生產者或者說製造業,中國目前和2008、2009年相比,沒有出現大量的倒閉潮,但是很多工廠停工了。
到底我們的製造業目前是什麼情況。今天我們中國企業的問題,第一是資金緊張。2008年到今年,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的比例從2008年的3.7%降到現在0.6%,這是非常低的,等於說基本上貸不到錢。第二,有一個現象是過去沒有的。溫洲一家實業公司的老闆抱怨說,每一年都要做幾千萬美元的生意,現在不敢接單了,上億美元的單子也不敢接。因為他發現幾千萬美元的單子還不如他兒子在門口開的一家麵包店賺得錢多。最後發現我們生產產品的企業倒閉的情況不如2008年,但是不敢接單的情況很嚴重,這是不容我們忽視的。這些企業的老闆不願意再增加投資,他們會把手上的錢做什麼?他們拿錢去消費,但是這個群體不會像一般老百姓一樣去消費低端產品。同時企業經營有困境的結果就是裁員、減薪,使得一般老百姓的收入降低,這樣一來使得他們的消費由過去的中端轉移到低端。等我們整個故事都畫圓了之後發現,這個不是我們中國的問題,也不是美國的問題,全世界都一樣。
價值觀需要回歸原點
全世界經濟都發生一些問題,當面對全世界經濟放緩的局勢,我們中國的生產跟消費就展現出一種特殊的心態,就是M型的心態。這個情況不是誰可以改變的,我們不可能獨善其身。在這個局勢下,我們高端消費的瘋狂程度超過歐美,這種消費會影響到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我們的思維價值觀如果不再崇尚刻苦研究、努力經營,而是慢慢轉向炫富消費,這就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德國有300萬家中小企業,很多都是幾代人研究一個小東西,創造財富之後即使買個奔馳也不會像我們這樣炫富。他們會把很多的資金投入研發,這就奠定了德國成為整個機械工業的龍頭地位,而且無可取代。如果中國中小企業賺錢之後,就走向另一種價值觀的話,那麼我們中國產業升級的道路將非常漫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郎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