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是如何重視傳統的

公元前527年,晉國的大夫籍談作為使者朝見周天子,但是什麼禮物也沒有進獻,這在當時是很失禮的。周景王很不高興,直言責問。籍談的家族在晉國是世代掌管典籍的官員,而籍談的回答是,因為晉國從來沒有接受過天子的賞賜,所以沒有禮品貢獻。周景王於是給籍談講了一段歷史,從晉國的建立開始,天子是如何不斷賞賜的。籍談無言以對。周景王於是說:籍家真的是沒有後人了,掌管典籍的家族竟然數典忘祖。數典忘祖是成語,那些連自身歷史都不知道的人,如同忘記祖先。歷史承載的不僅僅是陳年舊事,更重要的是承載文化傳統。不論個人還是民族,忘記自身文化傳統,必然喪失文化之根,必然表現為文化失憶。個人的失憶是疾病,民族的失憶也是疾病。

秦國統一六國,以為各國的歷史記憶如果散失民間的話,不利於集權統治,於是下令焚書,百姓私藏違令書籍,都要重罪處理。漢朝建立,竟然連重要的經典《尚書》都沒有流傳下來。後來聽說齊地有一位老先生叫伏生,他還會背誦《尚書》,政府立刻派官員前往學習記錄,因為當時伏生已經九十多歲,沒有能力長途跋涉到長安來。這就是後來還能夠流傳的今文《尚書》。為什麼國家要花費這麼大的力氣保留下來一部古書?這就是珍視文化傳統。所以,幾乎歷朝歷代,在政權穩定之後,都會出臺鼓勵民間獻書的政策。民間收藏的圖書,國家花大成本購進,如果不同意出賣,國家就派人抄寫。漢興一百年,根據司馬遷的說法,「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圖書的存在,是文化傳統能夠流傳的一個保證。人類是經驗的動物,是理智的動物,認識到文字記載就是積累人類經驗,保存人類智慧。

思想家孔子的貢獻,人所共知是教育。他開創的私學教育,在一個動亂的年代,把傳統文化傳遞給下一代。其實,孔子在保存文化傳統方面,還有一個很大的貢獻,那就是整理古書。通過對古書的整理,讓古書得以更好地流傳,從而為中國留住傳統做出了貢獻。孔子的後人,應該很明白孔子的良苦用心,也能體會孔子整理古史的意義,所以也用行動證明了他們不僅是孔子的血脈傳人,也是精神傳人。漢武帝的時候,就大開獻書之路。也是在漢武帝的時候,孔子的後人在事隔多年之後,終於把幾代人珍藏的一個秘密公開。在秦始皇焚書命令之後,孔子的後人就把私家收藏的圖書珍藏起來,他家的牆壁中,竟然修建了一個隔層,專門用來藏書。孔子家藏書的公開,一時間成為一件盛事,因為傳統沒有被中斷,這讓有識之士大大鬆了一口氣,更讓莘莘學子的文化傳承事業,有了更具體可靠的途徑。

獻書之外,古代中國的歷朝歷代,還有一個編書的傳統政策。盛世修史是一個方面,此外還要編纂各類圖書。國家有類似國家圖書館的機構,編修圖書也是國家的工作。編寫圖書,一方面是希望通過閱讀瞭解以前的經驗,另一方面就是為了保存圖書,讓文化傳統不在自己這個時代失傳。宋初編寫《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就是給皇帝提供閱讀使用,讓皇帝掌握更豐富的文化政治資源,以便更好地治理國家。與此同時編寫的《太平廣記》,在今天看來就是小說合集,這類圖書有什麼政治意義呢?雖然不如歷史那麼有政治之用,但是那其中同樣包含中國智慧。所以,仍然可以看作是一種保存文化以利於傳播的努力。至於後來各種大型圖書的國家編纂,其實,都可以從保存、傳播文化這個視角進行觀察。

國家之外,個人對於撰述同樣熱衷。古人個人寫作,有各種形式,文集是一種,或者個人蒐集整理,或者後人進行整理。先秦諸子的著作,多是後人蒐集整理的結果。而司馬遷著《史記》,一開始,純粹是個人行為。為什麼?整理一個時代的歷程,「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不想成名於當代,只想流傳於後世。這是對歷史的一種有信心的預期,同時滿懷著對文化傳承的高度責任。古代讀書人,基本人生軌跡,或者在朝為官,或者教書著述,即使亂世依然手不釋卷,其實都是同一種文化態度和立場。達則兼利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即使生不逢時,也能體現一種可貴的文化人格。

正是因為在朝在野的共同努力,中國古代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統,重視文化積累,重視文化傳承。他們雖然沒有如今文化軟實力這樣的概念,但是,他們都知道這是中國優異於他邦的特點。禮儀之邦的本質特點不就是文化事業發達嗎。古代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常常有各種各樣的規定。在金屬缺乏的年代,因為金屬往往與武器聯繫在一起,所以各朝代常常規定金屬禁運,即不准金屬出口。其實,還有一種物品通常是不許出口的,這就是圖書。為什麼會有圖書禁運呢?因為古代把中國圖書當作一種獨特物品。唐太宗的時候,文成公主入藏,松讚干布和他的大臣要求唐朝供給一些圖書。有的大臣就表示憂慮,歷史書籍中多陰謀詭計,吐蕃學了也許會不利於唐朝。唐太宗說,不能這麼片面看問題,儒家經典中更多的是仁義道德,他們學會了不是更好嗎。於是以皇帝的名義賜給大批圖書。從大臣的反對來看,在古代中國,很多人把圖書看作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

所以,古代雖然沒有文化軟實力的說法,但是確有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傳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