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豐美的草地也會有瘦馬,再輝煌的歷史也會有瑕疵。大唐三百五十二年,本該是人才濟濟、政績纍纍,可是高高在上的皇權,難以根除的姦佞,最終還是把那些才華橫溢、胸懷大志的才子們拒與千里之外。「報國無門,救世無路」便成了這些才子們永恆的落寞與惆悵,「懷才不遇,抑鬱憂憤」亦成了唐朝文學史上最典型的標誌與個性!
陳子昂之懷才不遇——孤寂。
「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的陳子昂,少時就有「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的政治熱情。金榜後,他力主息兵、減刑、反貪、輕役,終因多次進諫而觸怒龍顏,反遭貶謫。於是登幽州臺憤懣而歌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生之有限,世之無情,一腔孤獨寂寞中胸而升!
孟浩然之懷才不遇——歸隱。
世人心中,孟浩然一直是一個高人、隱士。事實上,他並不甘心隱居。少時苦讀的他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一舉成名。為了求得援引,他曾賦詩當朝宰相張九齡——「欲濟無舟楫,端局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但是黑暗的朝廷多次令他蒙恥,直至灰心無力地歸鄉。從此以後,清新秀麗的田園風光,深厚雋永的故人情誼便在他的筆尖涓涓流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李白之懷才不遇——矛盾。
縱酒狂歌,桀驁不馴的李白「浮雲富貴,糞土王侯」,他曾朗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可是面對永王的盛邀,他還是喜形於色,忍不住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殘酷的現實最終還是破碎了李白的夢想,他「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矛盾之心天地可鑒,痛苦之情日月可知!
杜甫之懷才不遇——沉鬱。
相傳,二十六歲時杜甫曾登泰山之巔,豪情滿懷,當即吟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杜甫一生以賢相諸葛亮為榜樣,希望有朝一日能輔佐君王,善治天下。可是就像諸葛亮一樣「運移漢祚終難復」,還不是落得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的沉鬱。杜甫的大才大氣無人賞識,一輩子都在潦倒流離中痛苦思索。「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無奈老境,實堪悲。
韓愈之懷才不遇——悲愴。
韓愈是一匹千里馬,可惜未能遇上伯樂。唐憲宗這個食馬者,不但不能識別韓愈這個人才,反而還埋沒他,摧殘他。只因「一封朝奏九重天」,便被「夕貶潮州路八千」。朝廷之大,天下之廣,韓愈何處為家?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悲痛萬分的韓愈托後世與侄兒,昂首挺胸地一路向前,誓不屈從!
柳宗元之懷才不遇——絕望。
王叔文革新失利,作為其集團的與事者,柳宗元亦遭貶謫。永州十幾年,他寄情山水,寫下了有名的《永州八記》。山、潭、溪、水各有特色,可幽怨恨憤終難排解。一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獨釣寒江雪。」的孤絕畫面躍然紙上。不久,柳宗元抑鬱離世。身後一片悵惘。
李賀之懷才不遇——早逝。
李賀寫詩早有盛名,只因其父諱,終不得舉。抑鬱不平的他,恨恨地寫到:「夜來霜壓枝,駿骨折西風。」甚至也曾無奈地想過要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般的棄筆從戎。不滿於現實,又無力改變現,李賀窮愁苦恨,二十七歲就離開了這個令他心碎的世界。
李商隱之懷才不遇——晦澀。
捲入牛李黨爭,便注定了李商隱一世的悲情。李商隱自認是一塊藍田美玉,可惜日未暖,玉輝被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便成了這位才子終生的遺憾。
憤怒出詩人,逆境造人才。一篇篇佳作就這樣擲地有聲地流傳千古成絕唱。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人生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