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傷風雅「跳槽」原是青樓語!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莘莘學子」多少人

高考前一天,有家電視臺做了一則各單位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試環境的報導。報導的標題是:「各地紛紛為莘莘學子們參加高考提供便利。」其中,一名記者在報導結束時說:「祝願莘莘(xinxin)學子都取得好成績。」看完之後,不由得為考生發愁:若是高考卷子上出現了這個詞,看節目的學生該如何是好?

首先從讀錯「莘莘」來說,這個字的確有兩個發音,然而,「莘莘學子」中的「莘」字應當讀「shen(陰平)」,而不是記者口中發出的「xin」。

其次是「莘莘學子」一詞的使用錯誤問題。有很多詞語,人們大體上經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實際使用中常常用錯。「莘莘學子」四個字連在一起,像個成語,其實不是成語,而是個自由組合的片語。「莘莘」是個疊字形容詞,表示「眾多」,在古漢語中用途比較寬泛。「莘莘」出自《國語•晉語四》:「周詩曰:莘莘征夫,每懷靡及。」《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辭書均釋其為「眾多」之意,這樣,「莘莘學子」應是「眾多的學子」。

如同上面提到的那個錯誤標題一樣,下面的例句也是因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錯,在「莘莘學子」前加了「一大批」、「許許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學子」後面加上了個「們」字,造成了詞意重複的錯誤。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許許多多來自中國的莘莘學子共同為祖國祈禱;一大批莘莘學子走出校門,成為祖國的建設者;莘莘學子們站在主席台下,聆聽校長的講話。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錯誤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學子」前加上「一位」、「每一個」。因為「學子」和「莘莘」連用,意思就是「眾多的學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這類詞了。再用這些限定,就犯了邏輯上的錯誤。例如:作為一名莘莘學子,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每一位莘莘學子都應當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用法都是錯誤的。

亂說「塞」傷風雅

「哇塞,你今天可打扮得真漂亮!」「哇塞,姚明又扣籃了!」「哇塞,今天可真熱啊!」這些經常掛在年輕人嘴邊的話,說者沒有覺得什麼,但是聽起來還是很刺耳的。如果他們知道了這個詞的來歷,估計會感到羞愧的。

「哇塞」原是閩南方言,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在臺灣流行開了。最早傳入大陸應該是在80年代初,首先流行於開放的沿海地區。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稱代詞「我」,而「塞」則是一個表示性行為的動詞,大致相當於北京話中的「操」等不文雅的詞。這樣一個主謂片語,它的賓語省略了,但是意思還是很明確的。

這樣一句很難聽的話本來是不應當流行開來的,但是現在卻成為人們的口頭禪。先是在臺灣的影視傳媒上出現,後來大陸的一些影視明星又刻意模仿,現在連省級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嘴裡也經常說,甚至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跟著學了起來。

造成這個不文明的口語傳播開來的原因在於,一些影視傳媒機構的不負責任,一些影視明星的刻意模仿和一些年輕人的盲目跟風。他們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麼意思,只是主觀地認為「塞」是一個嘆詞,跟「哇呀」、「哦喲」、「嗚呼」差不多,僅僅是表示驚嘆而已。所以,不管男的女的,也不論老的少的,趕時髦般地搶著用,開口閉口就是一個「哇塞」。

還有一些人,看到別人不說這個詞,就嘲笑人家「土得掉渣兒」、「跟不上時代潮流」,實在是不應該。更讓人覺得不好意思的是,一些女孩子在大街上打招呼也會大呼小叫地用「哇塞」,真讓人覺得難為情。

「跳槽」原是青樓語

你「跳槽」了嗎?在眼下,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話。其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你炒沒炒老闆的「魷魚」?你是不是還在原來的地方工作?但在明清時代,這句問話卻含有狎邪之意,相當不雅。

隨便翻翻明清的小說或者筆記,「跳槽」一詞不時可映入眼帘。徐珂的《清稗類鈔》對「跳槽」給出了非常確定的解釋:「原指妓女而言,謂其琵琶別抱也,譬以馬之就飲食,移就別槽耳。後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意思說得很明白,最早這個詞是說妓女的。一個妓女和一個嫖客纏綿了一段之後,又發現了更有錢的主,於是丟棄舊愛,另就新歡,如同馬從一個槽換到了另外一個槽吃草,因此,這種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稱為「跳槽」。後來.這個詞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一個嫖客對一個妓女厭倦了,又另外找了一個,這種行為也可稱為「跳槽」。是啊,同樣一個詞,妓女用得,為什麼嫖客用不得?與此相佐證,明代馮夢龍編的民歌集《挂枝兒》裡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樓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風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兩情深,罰下願,再不去跳槽。」妓女與嫖客互訴衷腸,最終達成的協議就是「再不去跳槽」。至此,「跳槽」的意思已經非常清楚,那就是專指風月場中男女另尋新歡的行為。

可是不知何時,「跳槽」這個充滿狎邪意味的詞被大家拿來當成變換工作的代語。也許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忘了這個詞本來的用法,只是根據這種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當作了更換工作的大眾通行語。儘管如此,我們知道這個詞的來歷也不是一件壞事。

(本文摘自《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郭燦金、張召鵬著)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