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股市不是人人能炒

在12月1日上午舉行的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中國證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的一句話,引來熱議。郭樹清說,中國證券市場很有增長潛力,但「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為主的人群就不太適宜參與其中」。他建議,這個人群「應更多地考慮風險較低的投資和儲蓄工具」。

這句話的意思,大致是證券市場的投資風險較大,「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為主的人群」難以承受較高風險,不適宜從事此類投資。這個表態,也很容易讓人想起證監會前副主席範福春說過的一句話,「股市不是什麼人都能炒的」——這兩句話,表達上不盡一致,意思相同。

股市的確不是人人能炒,其中包含的意思在於,股市有風險,且風險有層級,並非所有投資者都能承擔得起相應的風險。在一個公正、健康的市場中,風險與收益具有對稱性。稱「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為主的人群」不適合炒股,也是在說,這個人群期待投資股市可能得到的收益,但其無能力承擔相應的風險。

顯然,單從這一層意思出發,郭樹清的這個講話,也是合乎邏輯的。而觀察今天中國的證券市場,儘管其正在不斷地走向成熟,但新興加轉軌的基本特徵沒有改變。用郭樹清自己的話說,「中國的證券期貨市場還十分年輕,存在明顯的缺點和不足」。而在一個較為混亂、市場仍存諸多不公的環境中,風險與收益往往是非常不匹配的。在一定的意義上,這明顯放大了許多投資者將要承受的風險,尤其對於低收入投資者而言,是在正常的市場風險之外,多了一層人為的風險。

這些人為的風險,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市場人人喊打的內幕交易案例,不時可以發現——類似操縱市場、欺詐上市、利益輸送、虛假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並不鮮見;比如,比之證券法律法規的完善,比之制度層面的建設,執行方面還是顯得滯後,力度不夠,有些案子雷聲大、雨點小,市場交易還遠未實現「三公」原則;比如,理性投資和長期投資的基礎尚不厚實,有時投機炒作、追漲殺跌、大起大落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監管理念和方式還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這給市場出現亂象留出了機會,如此等等。

換一個角度思考,低風險承受者未必都是非理性的盲目投資者,這個群體硬著頭皮擠進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稱的股市,背後暗含著的仍是投資選擇的無奈。在銀行長期負利率的情況下,在物價壓力頗為沈重的情形下,低收入民眾選擇投資證券市場,算是尋求財產性收入增長的為數很少的選擇之一,儘管這樣的選擇,必須承受市場與非市場的雙重風險。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如何消除諸多人為的風險,努力建設一個公正、健康的資本市場,也正是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肩上的重任。誠如他自己所說,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就當下資本市場的各類積弊而言,主事者既要登高望遠,謀定而後動,又要有日拱一卒的忍耐力與堅持力,推動資本市場的建設。若不能消除各類人為風險,比如堅決鏟除「信息特權」,不單低收入群體無法承受股市的風險壓力,那些堅持專業與理性,有一定實力的投資者,也會因為這些股市「毒瘤」的存在,而常常落敗於市場。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艱難的轉型期。一個成熟、公正的資本市場,對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作用毋庸置疑。同時,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逐步改善融資結構,運用好資本市場分散風險的功能,可以顯著增強中國金融體系抵禦風險的能力。郭樹清昨天表態,下一步,證監會將從加強資本市場誠信建設、打擊內幕交易等六個方面紮實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和健康發展。方向和路徑都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堅定地執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