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電子垃圾包圍的中國:用健康換金錢(組圖)
隨著電子產品換代加劇和頻繁,報廢或「被報廢」的各類計算機、手機、家用電器等電子垃圾增量驚人。自2003年起,中國每年至少報廢500萬台電視機、400萬台電冰箱、500萬臺洗衣機、500萬台電腦及上千萬部手機。
圖為2010年8月17日,河北邢臺小留莊村,一個農家小院裡堆滿電視機等舊家電。
中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垃圾進口國。每年全世界約產生2000萬至5000萬噸的電子垃圾,其中的70%的電子垃圾被運往中國。
圖為一批來自日本的廢舊手機。
圖為2009年6月1日,浙江省臺州市一工業園內的電子垃圾的拆卸區。
對於中國「進口商」來說,不但不用花錢購買電子垃圾,還能得到國外「出口商」的「處理費」;電子垃圾經過處理後,有些元器件、重金屬還能再次賣錢。雖然有國際公約規定全面禁止電子垃圾的進出口,但經濟利益讓公約形同虛設。
圖為2009年6月1日,浙江臺州一工業園內的電子垃圾的拆卸區。
在中國各個回收站,人們以十分粗放的工藝處理電子垃圾,回收具有利用價值的物件——焚燒電線和電纜;用硫酸水沖洗電路板;對電源板進行手工拆解。而對於不容易處理的電子線路板,則採用「燒煮拆解法」,將線路板上的焊錫熔化後,將可以再利用的元器件拆解下來。因此,有人把貴嶼處理電子垃圾的方式比喻為「19世紀的工藝處理21世紀的垃圾」。
圖為2007年4月17日,廣東貴嶼,一位民工用火烤一塊電腦主板、
電子垃圾交易最開始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興起,並使當地農民迅速致富。以廣東貴嶼為例,全鎮15萬人,有12萬人從事電子垃圾行業,每年處理電子垃圾數百萬噸,交易額達7500萬美元。經過十幾年垃圾拆解業的發展,貴嶼早已成為一個富庶的小鎮。
圖為2005年11月20日,廣東貴嶼,手工拆解下來的零部件。
然而貴嶼的富裕是用環境惡化作為代價換取的。
圖為2003年12月5日,廣東貴嶼,焚化電子產品釋放大量重金屬於空氣中,人們在躲避露天焚燒引起的煙霧。
由於大量傾倒電子垃圾拆解後的各種廢件,貴嶼絕大部分的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的鉛含量超出歐盟安全標準兩倍,已經不能飲用,居民的生活用水需要通過購買。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裏,街上穿梭的賣水車成為貴嶼一景。
貴嶼當地居民的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婦女流產機率是平均水平的6倍,而當地70%兒童的血液中鉛超標。
圖為2009年5月18日,廣東貴嶼,居民在嚴重污染的河水中洗衣。
在談到當地的環境問題時,大多數貴嶼人選擇了沉默或迴避,不過在談到子女的前途時,他們的態度都明朗起來:希望孩子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後離開貴嶼這個飽受污染的地方。
圖為2005年5月26日,一名婦女坐在一堆電子垃圾裡餵孩子吃飯。
近年來,人們逐漸放棄了電子垃圾回收業,但貴嶼並沒有失去它「世界電子垃圾中心」的稱號,約20萬外來農民工拾起了昔日貴嶼人得以發家致富的「電子垃圾」。
圖為2009年5月18日,廣東貴嶼,三名正在進行垃圾拆分工作的外地女孩。
更可怕的是,電子垃圾產業開始向內地轉移,許多內地城市悄悄地從沿海城市手中接過了接力棒。
圖為2010年12月18日,重慶,一名工人在江邊焚燒電子垃圾。
不好好規劃、指導,這就是一個斷子絕孫的恐怖產業。附近的汕頭大學的報告說,這裡的流產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雖然這裡人人知道這個產業危險,後果恐怖,但還是人人在樂此不疲。圖為貴嶼的一家幼兒園,周圍民房外堆滿了處理過或即將處理的電子垃圾。每天晚上,幼兒園後面都會有作坊燒電子垃圾的邊角料。 最突出的表現是,考勤表上這家幼兒園孩子請假次數明顯要多於總園。
這裡的作坊加工電子垃圾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粉碎加工、融化加工和篩選。大量的粉塵便由粉碎加工產生,融化加工更多的是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早在十年前貴嶼就已經沒有人敢喝地下水了,一部分飲用水來自山上,一部分就是購買純淨水,運水業成為當地最重要的行業之一。
因為污染,這裡的田地顆粒無收。
貴嶼的河是黑的,天是灰的,空氣中都是刺鼻的氣味。我們只待了一天,因為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覺得頭暈噁心。實在難以想像那些人怎麼在這種環境裡生活,看著他們我真的覺得很痛心!
賺錢。這是記者在貴嶼採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工人們說,現在大家都知道燒板有毒,所以工錢相對就比較高;要想掙到更多的錢,還是要去洗金;如果在哪裡覺得呼吸順暢了,覺得哪個地方環境好,那個地方就是最窮的;貴嶼的外來人口中,88%的人患有皮膚病、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等疾病。何女士做這個工作已經兩年多了,後來因為懷小孩才停止工作。她說,貴嶼周圍烤板的太多了,那個味道很難聞、很臭。
- 關鍵字搜索:
-
被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