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陷危機:語言水準下降詞彙量減少(組圖)


漢語四六級考試


漢語四六級考試


漢語四六級考試


漢語四六級考試


漢語四六級考試

【看中國記者華青綜合報導】被人們稱為「漢語四六級考試」的漢語綜合應用能力水準測試,於2011年年底在北京、上海、江蘇、雲南、內蒙古和天津等試點地區開考,並從今年起推廣到全國範圍。用考試的方式,能否改變當下社會的漢語應用現狀?日前,國內某媒體發布統計數據,稱超八成受訪者認為國人語言水平下降,存在漢語危機。

這項有近兩千人參加的調查顯示,83.6%的人認為現在人們的漢語應用水平下降,其中超過半數的人表示「下降很多」。此外,60.9%的人認為當下中國存在「漢語危機」。

「寫文章時錯別字多」、「語句說得不太通順」、「提筆忘字」、「寫不好通知和請假條」、「從來不寫毛筆字」……

這些情況大概每天都會出現在很多人的生活裡。有人為此煩惱,有人習以為常,也有人擔心這樣的點滴改變會帶來國人使用漢語水平倒退的惡果。

據星島日報報導,廣州某技術學院教師楊國華,從事大學語文教學已有10年。他感覺,從整體上說,學生的漢語應用水準比起10年前要差了,甚至有老師覺得是一屆不如一屆,這讓他們感到很痛心。

應用文寫作是空白 電腦取代書寫工具

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四學生孫姍,正在寫關於「中國特色詞彙翻譯」的畢業論文。她感覺很多漢語特色詞彙正在消失,人們實際應用的詞彙在減少。

而楊國華發現,很多學生邏輯性很差,寫文章時錯別字很多,語句都說不通順。一部分學生在應用文寫作上幾乎是空白,連個通知、請假條都寫不好。楊國華曾在課堂上教同學們寫毛筆字,他發現,很多學生連毛筆都不會拿,更別說欣賞書法了。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黃傳會:對於書法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用了電腦以後都不用書寫工具了,還談什麼書法?

漢字知識像被擦掉一樣

80後大學生毛毛說,電腦似乎讓自己進入一種溫水青蛙的狀態,漢字知識像被橡皮擦擦掉一樣,越來越模糊了。「我以前能寫一手很漂亮的鋼筆字,但現在都有點兒提筆忘字的感覺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漢字都記不準確了,還怎麼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

南京市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說,如今很多孩子缺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熱愛。在當前應試教育體制下,孩子被迫利用一切課外時間補習數理化英等學科,極大地擠壓了孩子的生活時間,孩子基本沒有時間讀課外書籍。這導致他們的語言表達非常枯燥,沒有活力,缺少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

大學生論文裡也出錯別字

如今,人們在使用漢語的時候的確困惑很多。瀋陽市民劉芳大學中文系畢業,平時就是做文字工作的。她坦言:「平時總使用電腦,哪有寫字的機會啊!拼音輸入法什麼字都有提示,自己寫的時候就難免提筆忘字。加上總不練習字也難看,就更不愛寫了。」

寫字的機會減少,寫文章的機率就更小了。因為平時工作需要,劉芳日常只使用某種特殊的文體,寫別的文章的時候便會覺得很生疏,「另外一層原因是微博,一條一句話,都習慣了,多寫幾句都不知道寫什麼好。」劉芳分析,也許是因為自己畢業多年,看書的時間少了,心裏沒有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考,所以自然覺得文字能力正在下降。

如果真如劉芳猜想的那樣,那麼正在學校裡讀書的學生是否會較少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呢?記者從一些大學瞭解到,如今本科甚至碩士論文裡面,改錯別字和語病都成了大學老師的工作之一。「念了那麼多年的語文,我也不明白,怎麼這種錯誤就是避免不了。」一位在校大學生直言。

危機其實針對方言和古漢語

雖然在本次調查中有八成人覺得漢語水準下降,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萬建中認為漢語不存在什麼危機。他表示,關於漢語的危機,並不是普通話的危機,而是另外兩個危機:一是方言的危機。

萬建中在1980年代初到北京時,經常聽到「勞駕」、「借光」、「蓋帽兒」之類的詞,現在聽不到了,很多原先掛在人們口頭上的方言都消失了。還有一個是古漢語的流失。

遼寧大學文化學者劉鐵認為,古漢語目前基本上已經退出使用領域而成了「活化石」,只有少數研究者和專家在書齋裡使用,與當代人的隔閡越來越大。

萬建中也認為,年輕人的古漢語使用和閱讀能力在普遍下降。中國傳統文化都是由古漢語承載的,古漢語閱讀能力下降會導致不能閱讀原典,會對理解傳統文化造成很大的影響。

作為一個90後,孫姍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等我們進入中年時,中國的文化會不會已所剩無幾了?」她說,大家是可以正常交流,但有多少人能學到漢語的精神和內涵?

本文留言

作者華青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