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以來處理黨內分歧的常規做法

在國外媒體和中國國內微博繼續活躍報導與猜測薄熙來事件的背景下,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丁學良認為,中共高層對怎樣管理這個國家存在重大分歧,但自身卻不願讓這種分歧公開化。

德國之聲:薄熙來事件被濃縮為刑事案件和違反黨紀。這樣的決定是否出乎您的意料?

丁學良:自從89年趙紫陽事件後,中共從未使用毛澤東時代的政治術語(如路線鬥爭 - 編輯)處理黨內矛盾。如果那樣做的話,對他們來講,後果遠遠超過處理該事件帶來的政治上的正面收穫。這次對薄熙來事件的處理,盡量限制在刑事案件和違反黨紀上,在我看來,是他們1989年以來處理黨內分歧的一個常規做法。如果他們不這樣做,才讓人感到驚訝。

為什麼網路和國外媒體還在繼續大量報導薄熙來事件?

我想,海外和國內微博以及私下裡對薄熙來事件的報導,是他們想把這個事件聯繫到中共最高層如何管理中國、如何在18大之前設立政治政策的框架。這是他們的出發點。

我想強調,中共在管理這個國家上,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或者法律上,內部都有很重大的分歧。但89之後,中國最高層中至少90%以上的人都認識到,如果最高層把政策上的基本分歧公開化,對他們自己沒有什麼好處。因為他們不想向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展示黨內最高層的分歧。即便有分歧,也要掩蓋,而把這種事件盡量降級到技術層面。即便在薄熙來事件的衝突中有政治成分,他們也儘可能把這一點淡化掉。

但國外媒體和網路都在繼續報導和猜測。為什麼國內媒體不公開報導呢?

國外說出來是國外說。中共最高層最怕的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團結、不穩定的團體,即便國外媒體和國內老百姓在這個問題上有著不同的解讀,這對他們來說是次要的。

中國總理溫家寶最近在《求是》發表"讓權力在陽光下進行"的文章。如果他這麼說,您是否看到一點中共內部分歧得以透明化的希望?

我不認為溫家寶的文章涉及的是薄熙來事件。他的文章同黨政官員、廉政建設以及鏟除腐敗有關,他要求在這些問題上有更多信息。中國民眾過去數年來最強烈的呼籲之一便是公布官員的財產。在這一點上,中國黨政官員面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因為公布官員的財產已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共識。這一壓力每年都在增大。溫家寶希望在這一領域對民眾有個交待。這個問題每年都在兩會上提出來,不僅僅在微博上,不僅僅在私下裡。因此,這裡講到的透明化指的不是薄熙來事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