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作文惹爭議

被中國大陸媒體形容為「世界最壯觀升學考試」的中國2012年高考雖然在星期五落下了帷幕,但圍繞高考作文題目的熱烈討論似乎才剛剛開始。

中國官方新華網星期五的一則報導說,熱烈討論高考作文折射中國社會的道德關注,因為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過於重視道德評價,與中國現實生活時事聯繫比較密切。為此,浙江諸暨市草塔中學高級語文教師邊建松以浙江省為例表示,中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其實各有側重,在注重道德與人生內涵的同時,也考查學生的文字表達和思辨能力:

「任何文章,中國古代不是一直說‘文以載道’,文章是用來表達道德觀念的,肯定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導向作用。作為具體的省份,他們肯定有自己在寫作教育上的參考,不同省份的寫作指導方針是不一樣的。任何省份的老師、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就會按照自己省份的特點去操作、去寫。比如說像我們浙江就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們浙江一直以來就是主張兩種特點:一種就是比較注重理性思考、理性思辨;還有一個就是主張表達上的思意。前者,理性思辨主張的是思考問題的方法;思意注重表達手法和寫作技巧。浙江就是這兩者要結合起來。」

中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注重道德評判引來不少專家學者的憂慮,因為有學者認為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真實人格與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能夠達到「我手寫我心」的境界。目前旅居美國的原山東大學史學教授劉因全先生表示,中國目前的高考作文注重道德評判可能與中國現實社會中道德滑坡和道德淪喪有一定的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知識界擬題目的這些人出這樣的題目,說明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渴望中國的道德回升,渴望能夠解決中國的道德淪喪的問題,渴望通過他們的題目來引導人們開始重視道德,糾正以前的道德淪喪的問題。」

圍繞中國大陸2012年高考作文題目,星期五中國有學者說,由於作文題目不是太實就是太虛,考生作文大多沒有新意,大多都是「一套,二湊,三編」。 「套」是說套範文,「湊」是寫作不實,「編」則指生編亂造,而不是考生的真實感受和思辨。為此,邊建松老師表示,目前的高考作文設計雖然有不足之處,但相比以前還是有進步: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應試作文。應試作文實際上是我們所指的古代的科舉文,總是有那麼一種限制在裡面,一下子要去改變也是無法改變的。現在有很多人說美國的聯考作文,或把法國的高考作文拿過來說他們的作文好,怎麼樣怎麼樣的。不同國家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是不一樣的,這個一下子改變也沒有辦法改變的。從現在的狀況來看,現在的作文還是不錯的。」

有學者指出,美國的作文考題往往很具體,也很實際, 考的是學生是否具有想像力,是否能夠展現自己的個性特點,避免了說空話、說大話;法國的作文雖然考查的是學生的人文思考能力和哲學思辨能力,但考題的涵義也像美國那樣一目瞭然,並不晦澀難懂。劉因全表示,雖然中國還是應試作文,但話題式作文成為中國高考命題的大趨勢可以視為不足中的進步:

「因為這樣讓考生有更多的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如果像以前那樣就有點簡單。這樣能夠更加便於發現考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便於考生發揮,更能表現考生全方位的一些能力;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因為簡單的一個題目不變於考生發揮更多的想像力和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

今年中國高考作文全國卷的題目是「甩掉多餘的顧慮」。不少老師表示,這個話題難度不大,找準點就能寫好。不知這話是否也適合中國高考作文考法的調整或改革。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